猜品牌的游戏撕几片大白菜,切两块老豆腐,就着白水熬汤——直至今日,65岁的曹华还能记得小时候吃的白菜熬豆腐,“白菜入口即化,回味甘甜”。那是一种叫做“核桃纹”的北京本地蔬菜,直到上世纪80年代,还在北京广泛种植。但后来,这种个头小、产量低的北京白菜,逐渐被个头大、产量高的外来白菜取代。直到最近,才重新恢复种植。
作为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以下简称“农技站”)的蔬菜专家,曹华16岁开始跟蔬菜打交道,至今已经49年,他的职业生涯几乎是近半个世纪的北京蔬菜发展简史。“核桃纹”白菜、“心里美”萝卜、“苹果青”番茄……这些京味蔬菜,从深受喜爱,到逐渐消失,再到如今慢慢恢复,曹华是亲历者、也是最适合的讲述者。
“现在的二环外面,那时候都是菜园子。”曹华工作的生产队在如今的奥运村,祖辈都是菜农的他,顺理成章也跟蔬菜打交道。在分别到中国农科院和北京农科院学习后,曹华真正开始懂得用理论指导实践。可惜的是,那时候蔬菜品种实在有限,尤其到了冬季,由于大棚极少,老北京餐桌上的蔬菜只有冬储大白菜、土豆、萝卜等寥寥几种。“在生产队,还算能吃到不少蔬菜的了。我记忆最深的是,到房山区山里去调研,那边老百姓到冬天只能吃腌制的杏树叶。”
因为稀少,所以珍贵,曹华对年轻时吃到的白菜印象极好,“嫩,甘甜,叶多帮少”。“核桃纹”是当时北京种植范围最广的白菜,此外,海淀区种植“抱头青”白菜较多,朝阳区则以“拧心青”白菜为特色。
1978年元旦,曹华结婚。为了筹备婚礼,家里请了大师傅置办宴席,大师傅让从事蔬菜行业的准新郎找几种新鲜蔬菜。曹华跑遍了当时北京的四大菜市场——东单、西单、崇文门、朝阳门,但因正值冬季,只能找到白菜、土豆、萝卜。他打听到西河沿有一个小菜市场卖大棚蔬菜,赶紧跑过去,买了点金贵的小油菜。又从西河沿了解到蒲黄榆有个大棚,那儿有点叶菜,他奔到蒲黄榆,收了点芹菜、菠菜。
大师傅看了看曹华的收获,还是摇了摇头,“能有点刺瓜搭配一下就好了”。北京刺瓜,一种老北京的特产黄瓜,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冬季的“奢侈品”。“古时候,冬天能有新鲜的刺瓜烧个汤,炒个木须肉,那绝对不是一般人家。用油纸包两根顶花带刺的刺瓜,在春节,是一份厚礼。”
为了一次“丰盛”的婚宴,曹华踩着自行车跑到当时位于圆明园的海淀农科所,请老同学帮忙。几天后,老同学用小被单精心包裹了几根刺骨,送到了曹华家,一再叮嘱“千万别冻着”,足见刺瓜的稀罕。
有了刺瓜,在那个时代,已经是很上档次的婚宴。“您别说,刺瓜是香,一掰开,一个院子20多户人家都能闻着味儿。”遗憾的是,满院飘香的刺瓜,在进入1980年代以后,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曹华自己总结:“咱们中国人的饮食,从解放后,大概分成几个颜色阶段。一开始是黄色,以杂粮为主,棒碴粥、贴饼子、窝头;后来还是有了点细粮,大米白面,进入白色阶段;再后来,有肉了,有了红色;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各种颜色都出来了。”
随着经济发展,北京城市化加速,人口开始增多,蔬菜生产必须追求产量。农技站蔬菜科科长徐进告诉北京晚报记者:“随着北京市人口的激增,从八九十年代开始,蔬菜生产都是以高产优先,同时要求抗病好、耐储存。”以白菜为例,个头小、叶子嫩的“核桃纹”,显然不如个头大、帮子硬的品种符合时代要求。更高的产量意味着更高的收入。于是,北京的菜农,开始用高产、抗病、耐储存的品种替代京味蔬菜。徐进说:“产量和口感、口味,多数时候还是比较难平衡的。”
此时的曹华,并没有仅满足于产量的提升。他去了小汤山,在那里开始接触特菜种植。“那时候有一些涉外的宾馆饭店、机场航食等等,需要进口的高端蔬菜,一开始是从香港空运,后来开始试点种植,小汤山就是一个点。”
在小汤山,曹华接触到了黄秋葵、生菜、球茎茴香、水果黄瓜等洋蔬菜。“有些菜最近几年才进入寻常百姓的厨房,那时候就更少见了。”
“我们中国人对菜的口味,要求还是很高的,甚至有点挑剔,当产量足以满足需求的时候,质量和特色开始慢慢被重视起来。”徐进回忆。
2009年底到2010年初,曹华开始与同事们着手寻找合适的京味蔬菜,试图恢复种植。“这时候,老百姓的消费水平已经提高了,超市里的高端菜,比如10块钱、20块钱一斤的进口蔬菜也有人买。而且,我经常听到身边的老北京说,想念以前的老味道蔬菜了。”
第一个被选定的恢复品种是心里美萝卜。为什么是“心里美”?是当时火起来的“沙窝”萝卜给了曹华启发。“大鱼大肉吃多了,想找个解腻的蔬菜调剂一下,沙窝萝卜一下就火了。”沙窝萝卜是天津特产,出产自天津两河交汇区域的“三明治”土壤。而北京永定河冲积平原的土壤,特别适合本地的“心里美”萝卜生长。“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既然要恢复京味菜,就先找‘心里美’。”
最难的是找种子,从上世纪80年代到2009年,近30年时间,京味蔬菜的种子散落在哪儿?曹华和同事们从各级农科院、种子公司和蔬菜老把式那里,像大海捞针一样寻找种子。每次都只找到寥寥几十粒。一开始的恢复并不顺利,因为多年保存的种子过于干燥,浇水稍多就不发芽。慢慢地,曹华开始用“滴”计算浇水量,促使种子发芽。之后,找寻类似永定河冲积平原那种下黏上沙疏松肥沃的土壤。种植过程,结合老把式的老方法和生物菌肥等新技术。为了追求最贴切的老口味,讲究“不时不食”,“心里美”萝卜一定要在11月初采摘。如果提前一周,虽然萝卜的个头已经足够,但风味还有欠缺。“北京秋瓜”,一定要在开花后7天采摘,这时候的秋瓜比市场上的黄瓜轻30到40克,但品质却显著占优。采摘后的京味蔬菜,还必须采用土窖贮存,尽可能保留老口味。
2012年冬天,北京晚报记者曾前往朝阳区蓝调庄园报道那里的一小片“心里美”种植园。“就那两亩地,一万多个萝卜,原本打算存起来过年再卖的。结果,晚报报道之后,市民们从四面八方过去,瞬间就把萝卜抢购一空。”10块钱一个的“心里美”萝卜并不便宜,但渴望老味道的广大市民给了农技站和曹华信心。接下来,便是“核桃纹大白菜”、“北京刺瓜”、“北京秋瓜”、“苹果青番茄”、“鞭杆红胡萝卜”、“五色韭菜”、“柿饼冬瓜”、“七叶茄”等等,至今已有十余种京味蔬菜恢复种植。市民们可以按时令,在近郊的金福艺农农业园、蟹岛度假村、海淀区农科所基地、南宫世界地热博览园、金六环农业科技园、乡居楼农业庄园等50多个基地和合作社找到这些京味蔬菜的身影。
随着城市发展,路边的流动摊贩成了过去式,但一些传统小吃仍在人们心中留下难以忘怀的味道。白毛煎饼、郭记灌肠、老滕家过桥米线等小吃,近年来纷纷撤摊儿进店,努力适应时代变化;甚至有人愿意“三顾茅庐”,既是为了帮他们寻找出路,也是为了留住老北京的文
在这些年“怀旧热”的潮流中,有关老北京的事物重又激起人们谈论的兴趣,比如胡同、遛鸟、茶馆、庙会、斗蝈蝈、琉璃厂、四合院、冰糖葫芦等等,可是大多数谈论往往停留在相对表层的符号层面,缺乏对老北京历史内核的阐发与论述。当代人谈论老北京,总会不自觉
学者赵珩先生不久前出了本书——《二条十年》,书里记的是赵珩年少时居住在东四二条时经历的人和事。我在东四一带出生,一直住到上世纪九十年代,长居东四60年,一直从事文化工作,与居住或往来于东四的名人耆旧多有过从。因此赵珩书里写的那些人,大部分我
据考证,北京“胡同”一词,系由蒙语“水井”转译而来(张清常《胡同及其他》),胡同与井自有不解之缘。有井即有胡同,不少胡同以井为名,至今北京尚有金井胡同、沙井胡同、龙头井街等。 作者:汪兆骞 金井胡同在西城,以金井而名之。胡同南北走向,南起达
1930年,当林志钧为陈宗蕃的《燕都丛考》作序时,首先借题发挥,说他住过的宣武门外“老墙根地旷多坎陷,其接连上下斜街处,则低峻悬绝,考辽金故城者,辄置为辽南京金中都北城墙址”。接着,他历数上下斜街的名人故居,详写了下斜街的土地庙:“庙每月逢
北京文化学者胡金兆先生回忆,他打记事儿起(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每到夏天,在琉璃厂海王村公园外的路口,就有一个白油漆的木架子,架着一口缸,架子上有几个用细铁链拴着的小搪瓷杯,缸内是绿豆汤,免费供过往的拉车的、卖苦力的解渴解暑。” ▌呼延云
老北京的行商走贩,不管卖什么的,都讲究吆喝,这也成为北京民情风俗的一大特色。香瓜是北方水果,京郊就有很多种植的,在交通不便捷、南北方水果少交流的年代,它自然就是唱主角了。 ▌何大齐 文并图 北京人管“甜瓜”叫“香瓜儿”(念起来是一定要加儿化
若干年前,曾有人提出“数字北京”的概念。他们认为北京的街巷胡同多如牛毛,名称又五花八门,十分繁杂,不易记忆,不如将北京网格化,街巷胡同以数字命名,以便于管理、识别。此说虽有些新意,但不宜实行,因为它势必会破坏古城的历史和文化特色。 殊不知,
作为北京最大的“菜篮子”,新发地市场一直保持着首都八成以上农产品的稳定供应,因突发疫情暂时关闭后,全市蔬菜供应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这场保供大考,政府和企业联手战“疫”,第一时间打通蔬菜进京新渠道,全力稳住了首都菜篮子。 资料图 白继开
俗话说,“早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茶可是老北京家家离不开的饮品了。 作者 何大齐 文并图 我小时候,家里的大人都爱喝茶。记得前院住着一个远亲长辈,每天很早就起床,先用细瓷盖碗放上茉莉花茶,茶碗下面还垫着一个小瓷碟儿,然后把水烧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