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古证道张阿姨,早年老伴因病去世,子女又在国外发展,长年独居。前阵子,张阿姨在某买菜平台买了两个“海南树上熟菠萝”,平台打完折后每个只要5元钱,并且一个就有1斤半-2斤重,可谓物美价廉。
菠萝刚送到家,张阿姨就闻到了果香,由于小姐妹临时约了张阿姨出游,菠萝就暂时被“冷落”在家。三四天后,张阿姨旅游完回家,发现整个房子都弥漫着浓郁的菠萝果香。
张阿姨把菠萝削皮后,发现去掉“衣服”的果肉内芯已经都是深黄色,轻轻一按果肉就会流出汁水。
“会不会是烂了?”正准备扔的时候,张阿姨凑近闻了下,菠萝并没有臭味,并且尝一口,结果发现异常香甜。
“这买得太值了!”张阿姨一口气干掉了一个,第二天起来,又把另一个菠萝削皮切块榨成果汁喝掉了。菠萝汁喝下去没几个小时,张阿姨就开始了腹泻,一天跑十来趟卫生间,但都是正常大便,张阿姨也没放心上,以为是菠萝渣多通便。
结果,这“通便”效果持续了十几天,原本打算去医院检查下的她,一想到再过半个月就到预约体检的日子了,也没必要多花钱再去趟医院做检查。
直到张阿姨如约去当地医院做年度体检,在排队过程中,体检护士一眼看到了人群里面色蜡黄的张阿姨,马上拉住她,跟她解释说,这个肤色看起来像是黄疸很高,建议直接做个肝功能检查。
检查发现张阿姨的肝功能指标堪称“爆表”,谷丙转氨酶高达1400U/L(正常为0~40U/L),总胆红素接近400μmol/L(正常应小于26μmol/L),血白蛋白只有21g/L(正常人应为40g/L以上)。
张阿姨马上被送到当地医院急诊室进行救治,进一步检查显示凝血酶原时间18.6 S(正常应小于13.5 S),接近肝衰竭状态,当地医院建议转运至浙大一院感染病科治疗。
没有慢性肝病的病史、不喝酒、也没有服用肝损药物,每年体检身体健康,并且当地医院检查甲肝、戊肝等病毒性肝炎指标都是阴性。浙大一院感染病科陈燕飞副主任医师经过仔细问诊,快速排除了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炎等常见会导致肝损的可能。
“起病是由于吃了两个熟透的菠萝,但没有发烧,炎症指标也不高。”陈燕飞副主任医师分析张阿姨的病程进展后,也排除了细菌感染引起的脓毒血症相关肝损伤。
感染病科主任盛吉芳主任医师介绍,蜡样芽孢杆菌是一种好氧性、中温、产芽孢的革兰氏阳性杆菌,是食物和化妆品中常见的污染菌,最喜欢的生长温度在28-35℃,所以这个季节高发。
目前,经过一系列的护肝及对症支持治疗,张阿姨的肝功能终于稳定转好,已经出院回家继续休养。
天气炎热起来了,很多食物在室温环境下放不久。面对家中的剩饭剩菜,不少人会陷入两难的选择:倒掉还是热一热继续吃?吃了隔夜菜会不会有中毒的危险?
首先要明确一点,我们常说的隔夜菜并不是如字面所说,放置了一夜的饭菜。科学来说,放置时间超过8-10小时的菜,都属于隔夜菜。杭州市肿瘤医院临床营养科陆梦珊提醒,隔夜饭菜在存储、二次加热的过程中,不仅会导致有些营养素的破坏和流失,还容易滋生细菌,食用后易引起肠胃不适甚至食物中毒。
通常,茎叶类蔬菜硝酸盐含量最高,尤其是菠菜和芹菜,煮熟后如果放置时间过久或储存不当,就会产生大量的亚硝酸盐,使剩菜中的含量很可能达到重度极限。
海鲜过夜后容易产生蛋白酶降解物,细菌等致病菌,不仅其中的营养成分会被破坏,而且致病菌进入人体后,会刺激胃肠道粘膜,引起腹痛、腹泻等不良现象,同时也会对人的肝、肾功能造成伤害。
不论是野生的还是人工栽培的银耳、蘑菇等,煮熟后放的时间较久,不仅食用后导致亚硝胺的生成增加,而且也比较容易滋生细菌,如果再有储存不当存在产生黄杆菌毒素的可能性,吃了之后就会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
半生不熟的“溏心蛋”没有完全杀菌,可能含有沙门氏菌等多种致病细菌;久放就更容易滋生细菌,食用后会危害肠道。如果蛋已熟透,而且低温密封保存得当,隔夜再吃是没有问题的。
凉拌菜在加工的时候就已经受到了较多污染,若将它隔夜保存,即使冷藏也很有可能已经变质。
卤味千万不要隔夜,即使放在冰箱里,也容易滋生“霉菌”、“嗜冷菌”等,若清洁不到位,且食材没有正确存储,可能会引发食物中毒。
冰箱里放剩菜要注意分开低温储存,避免交叉污染,选用干净的加盖容器或保鲜膜覆盖。
剩菜剩饭食用之前一定要彻底加热。所谓彻底加热,就是要把剩菜剩饭加热到中心温度70℃以上,保持3分钟。
陆梦珊温馨提醒,有些隔夜菜可以吃,但还是尽量少吃,按需备餐,吃多少,做多少。老人、孕妇、小孩、慢性疾病等特殊人群,要谨慎。剩饭菜加热不超过一次,并建议在2天内吃完,超过3天最好倒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