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策划书黛青山,位于北纬36°68’东经118°10’,淄博市淄川区罗村镇东北方。雨后的它,山如其名:青山远黛,近水含烟。
吸足了雨水的石榴树下, 一位戴着草帽的老者正拿着剪刀修剪着石榴树上多余的枝条。
一顶草帽、一把剪刀,这是老者去山上最常携带的物件,也是陪伴他多年的“老伙计”。
“多年”到底多长?“12年!”站在山顶上,张汉修所望之处是丰收的石榴园。那里,火红的石榴挂满枝头,如同一个个红灯笼,映红了山野。
迥异于当下的“丰收在望”的景象,谁能想到,12年前的这里,这里还是一片无人问津、毫无生气的废弃矿山,矿坑遍布,碎石满地……如同一道道“伤疤”般的岩壁凿痕,记录着曾经粗犷发展之痛。
自2012年,在外经商的张汉修回到家乡,决定承包这片废弃的荒山之时,一个“以山为家,以树为伴”的岁月就此开启,且一切仍在进行。
这是当地人对张汉修的昵称。在过去的12年中,关于这一昵称的辩论经常出现于附近小村的“CBD”中:“愚公很愚。要不,怎么承包谁都不要的废弃矿山?”“愚公不愚,你没看,矿山也能种石榴”……
外界的议论并未影响到张汉修,在更多熟悉他的人看来,只要认准了的事,他执着的近乎执拗。
作为土生土长的淄川区罗村镇河东村人,张汉修告诉记者,黛青山以前是叫“黑山”,他从小在山脚下的村子里长大。于是,自小和爷爷一起经常上山的他对这座山有着一份特殊的情怀。
“再说,咱们罗村镇经济这么好,农文旅资源也得匹配起来……”张汉修决心打造一片“绿水青山”。
说干就干!2012年7月,以煤炭经营起家的张汉修回到家乡,承包了罗村镇东北处的荒山1500亩,转型生态农业的发展。
“当时,人们称这座荒山是‘三无’山,就是无水、无电、无路。”转型初期的重压,张汉修虽微笑以对,却难掩心中的苦涩。
山上没有水,凿井取水;没有电,拉高压线顺电;没有路,挖山开路……自那时起,张汉修每天5点多起床,不是指挥挖掘机修路,就是坐着拉土车补坑填土。
“父亲每天中午吃母亲送来的盒饭,晚上住在临时搭建的工棚里。”张汉修的坚毅渐渐打动了其女儿张锦超。此后,追随父亲的步伐,她放弃了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和父亲一起一头扎进了荒山。
“当时,即便天天穿着浑身是土的迷彩服,皮肤也会被太阳晒得生疼,脚底更是经常磨起泡。”如今身为山东黛青山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的张锦超告诉记者,为了让荒山披上“绿衣”,她和父亲张汉修到全国各地学习考察,最终决定引进原产于突尼斯的软籽石榴树,用于荒山绿化,获取经营收益。
2015年,20万棵软籽石榴树苗落地黛青山,等待来年叶绿花红。但让张汉修与张锦超没想到的是,迎接他们的是冬天的一场寒流,树苗几乎“全军覆没”。
“买苗的几百万元打了水漂……”彼时,看着枯萎的树苗,一向坚强的张汉修也忍不住流下了泪水。
那个冬天,张汉修不顾家人反对,直接住进了山里。从早到晚,从晚到早,匍匐于田间地头的他从园区布局到植被嫁接再到新品种研发,每件事情都亲力亲为……
“愚公”精神之下,一切向美好发展。2016年,张汉修重新栽种的的石榴树终于开花结果,并在那个硕果累累的秋天迎来了丰收。
“别人都说我是‘愚公’,挖山开路,从无到有……”张汉修满怀感慨地表示,修复荒山,打造绿水青山,让他重新感受到最初的那股子拼劲。
而正是凭着这种拼劲以及家人的支持,才让黛青山在十几年的时间里,建成了北方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富硒软籽石榴科技示范园。
如果说,“愚公”精神是张汉修的底气,那么,“富硒软籽石榴”品牌已逐步成为黛青山的底气。
记者查阅获悉,山东黛青山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发端于2013年,至今已有11年的发展历史。
11年中,随着这片荒山披上新装,其品牌“黛青山富硒软籽石榴”也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而淄博黛青山也先后荣获“中国优质石榴基地”“AA级景区”、“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省级高素质农民培训基地”“省级林业龙头企业”“市级中小学生研学基地”“市级中小学生劳动实践基地”等荣誉称号。
公开资料显示:山东省是国内重要的石榴栽培区,种植规模达18万亩。石榴产业也已逐步成为山东地区经济发展、居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其中,作为全国七大石榴主产区之一的枣庄,石榴种植面积就达到12万亩,植株为600余万株,占全省石榴种植规模的近三分之二。
规模之下,竞争发生。在张汉修和张锦超看来,在石榴界有着“红宝石”之称的“黛青山软籽石榴”,唯有不断增强其品牌影响力、竞争力、引领力,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赢得优势。
于是,2021年,黛青山建设黛青山科技研发中心,自主研发的“黛丹”系列5个品种,通过中国林草植物新品种认定,成功申请1项发明专利及6项实用新型专利。
同时,张锦超告诉记者,目前,他们已实施黛青山富硒石榴文创园项目,建设完成智慧农业无人值守种植大棚应用示范基地50亩、富硒特色农副产品展销中心、富硒特色农产品产业研究院以及综合楼。
不仅如此,她还表示,软籽石榴由于可食性强,出汁率高,市场需求旺盛,如今已经成为石榴产业发展的主流,“市场主流存在,我们公司更是多年来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倾力发展了订单产业,带动了咱们当地软籽石榴产业发展。”
“我们免费为村民提供软籽石榴种植技术,并高于市场价格回收,如今,带动了周边20多个村100多户实现增收。”张锦超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石榴之外,如今的黛青山还依托天然富硒土壤的优势,在园区种植了蜜薯、猕猴桃、水蜜桃、杏、黑树莓、樱桃、玉米、小麦等10多种作物。
黛青山的荒山新生记,不仅让更多人重新认识了这座山,也让张汉修他们的石榴产业得到了当地税务部门及农业主管部门的支持和肯定。
在张汉修的记忆中,来自国家税务总局淄博市淄川区税务局的税务专员是其中的一个,“他经常来我们这里进行座谈交流,了解我们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市场拓展等最新进展,给我们现场解答咱们最关心的税收优惠政策、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等……”
如此精细的纳税辅导服务,帮助张汉修他们算好“明白账”“红利账”的同时,也让税费优惠政策的活水“精准滴灌”到经营主体,为企业发展注入更多资金活力。
“原来是我们找政策,如今是‘政策找人’‘送上门’……”张汉修称,核心技术是公司快速发展的底气,而国家政策的扶持让他们更有了信心。
同样,淄博市农业农村局官方也表示:“我们将着力打造培育黛青山软籽石榴、桓台肠衣、高青菠菜、沂源果品深加工、博山桔梗、淄川中草药、临淄小米醋和蔬菜育苗等镇域产业示范典型,形成全市农业产业发展新的‘生力军’。”
如今秋意渐浓,黛青山的软籽石榴将陆续成熟。面对即将到来的采摘期,汗水与辛劳的倾注、政策和机制的保障之下,黛青山底气十足。
数据显示:作为国内120个老工业基地城市之一的淄博,同时还是全国唯一涵盖资源枯竭城市、独立工矿区、城区老工业区三种类型的城市。过去,伴随着长期高强度、大规模的矿产资源开采利用,淄博产生了历史遗留废弃矿山达到700余处,总面积超过了10万亩……
“废弃矿山的修复效果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矿山的地理位置、破坏程度、土壤和生态系统的恢复能力以及所采取的修复措施的有效性等,要根据不同情况把这些生态疮疤变成良田、林地、公园、厂区。”淄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与黛青山的经历相似,位于淄博高新区的四宝山也曾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为当地石料开采、水泥制作立下了汗马功劳,“鼎盛时有近百家水泥厂和矿山开采企业,年采矿石量达380多万吨,每天都会有成百上千辆拖拉机满载水泥矿石往来穿梭。”当地人回忆。
自2005年开始,淄博高新区开启了矿山关停和生态恢复治理工作,按照“一山一主题,一山一业态”,对花山、九顶山、牧龙山、柳毅山、四宝山、黑铁山以及青龙山7座山体进行矿山修复治理。
同时,结合山势地形和空间形态,他们又通过绿色景观桥、秀水廊道联通7座山体串珠成链,形成独特的山体景观带……如今,一处处山体景观新地标成了淄博的网红打卡地。
不过,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虽然有不少废弃矿山在经过治理后完成植被修复或复垦,消除了安全隐患和环境隐患,但后续的利用与发展仍是难题。
但重获“新生”已经不易。无论是淄博市黛青山矿坑生态修复治理案例,还是高新区这7座矿山山体的修复治理,都折射出淄博在矿山修复上下的努力。其中,黛青山矿坑生态修复治理案例2023年更是成功入选《山东省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实践典型案例》。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继续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打造集农、产、学、研、游为一体新模式,完成从荒山到种植再到产学研游的转型升级,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张汉修说。
离开黛青山时,张汉修前来相送。望着千亩石榴树花红似火,他对记者说:“之所以改名黛青山,是有三层含义,一是希望让绿水青山来替代以前的黑山;二是期许‘青山远黛’;三是‘黛’音同‘代’,未来需要我们一代代的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