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挑战20121229流溪河畔,广州从化井岗村,一棵约40岁的井岗红糯 “母树”静静伫立。随着它的开枝散叶,一种比桂味、糯米糍更优良的晚熟新品种——井岗红糯诞生,如今在从化种植面积已达3万亩。
东江水系河网地带,广州增城竹园村是荔枝生长的沃土,去年嫁接的新品种仙桃荔,今年已结出“硕果”,这种大小堪比鸡蛋、具有极佳耐贮性的新品种,有望成为下一个早熟主流品种。
我国有记录的荔枝种植历史超过2000年。在比它更久远的时间里,荔枝经历了沉默又壮阔的生命演化,从云南东部起源,顺着西江“旅行”,来到珠江三角洲,在广东发展成拥有200多个成员的“大家族”。妃子笑、桂味、挂绿、糯米糍、白糖罂、仙进奉……广东是全国荔枝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地区,也是不少优质荔枝品种的衍生地或演化地。
荔枝品种演化及新品种选育背后有哪些故事?谁将成为下一个“顶流”?近日,记者走访多个荔枝种植区,采访荔枝产业和良种培育专家,揭开荔枝家族的演化史。
近日,广州时晴时雨,一旦雨水连绵,糯米糍这种荔枝就要“渡劫”,它会出现大面积裂果、掉果,不等成熟就生命陨落。有句老话形容其娇贵——“果没有摘下来,钱就不是你的。”
在从化区井岗村,一个新品种——井岗红糯改变了“看天收果”的窘境。它肉厚、清甜、爽脆,且中后期少落果、裂果,丰产稳产,是果农的“省心果”“致富果”。
井岗村62岁村民廖玉基讲述了井岗红糯诞生的故事。40多年前,他的父亲廖钜泉到高埗村走亲戚,饭后廖钜泉随意剥开一颗端上来的“糯米糍”品尝,一种从未有过的口感击中他的味蕾:这颗荔枝不仅像糯米糍一样个大、核小、甜润,更有桂味的爽脆。
“或许是个新品种!”廖钜泉立即找到结果的荔枝树,细细挑选了三条枝丫制作“圈枝苗”。数月后,他将唯一长出根须的枝条带回家,种在屋前果园。
几年后,这棵树结了果,村民看中其独特的风味、少裂果落果的特性,从树上取下枝条进行嫁接换种,由此,这棵树成为全村乃至从化井岗红糯的母树。
从一棵实生树(指通过种子发育而来的果树)到一个种群,再到一个新晋品种,还有两个人发挥了关键作用。
第一位是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荔枝品种改良岗位科学家、国家荔枝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院长胡桂兵教授。“1999年前,荔枝新品种选育的主要方式是实生选种。”胡桂兵说,先人将种子播种后形成植株群体,其间会有优良的变异,冒出优秀的荔枝植株。廖钜泉发现的那棵树就是自然变异的结果。2000年,进村调研的胡桂兵团队成员叶自行了解到这一品种,团队就采用实生选种的途径进行选育,将其命名为“井岗红糯”。经过多年选育,2015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
糯米糍甜度高、肉厚核小,但难成花,在恶劣天气下,裂果率高达70%;桂味清甜,但难成花,果小,易落果裂果、染炭疽病;两者耐贮性都较差。而井岗红糯易成花,落果裂果少,果皮韧、耐贮运,常温下能保存三五天,既糅合两者的优点,又克服了它们的缺点。“其最大的特点是迟熟,在从化一般是7月上旬到中旬成熟,在海拔较高的地方是7月下旬成熟。在晚熟产区,它有很好的推广前景。”胡桂兵说。
第二位是村内54岁的井岗红糯种植大户、种植能手廖庆华。“1995年,别的村还在嫁接桂味,我们村就兴起了嫁接井岗红糯的潮流。”廖庆华说。井岗村600多亩井岗红糯全部经廖庆华兄弟之手嫁接。
紧邻东江的增城仙村镇是传统岭南水乡,潮涨潮落带来的养分滋养着这里的土壤,使其十分适宜荔枝生长。去年,该镇竹园、巷头、沙角三个村引入一款荔枝新品种——仙桃荔,今年部分果树已结果。
仙桃荔最显著特点就是特大果,单果平均重达60克,大小堪比鸡蛋。增城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廖美敬说:“我们想引进和已有品种成熟期错开的新品种,仙桃荔属早熟品种,又比最早熟的三月红晚一点。在竹园村,村民也愿意在经济价值相对不高的三月红树上嫁接。”
据悉,“仙桃荔”是胡桂兵团队历时15年选育而成的新品种,在单果重量、早熟和耐贮运性几方面均实现突破。采访时,胡桂兵介绍:“不同于井岗红糯,仙桃荔是通过在人工有性杂交创制的杂种群体中选育而成。它是国内第一个采用杂交育种方式育成的早熟优质荔枝新品种。”
杂交育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2008年,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荔枝育种课题组在校内育种基地以“紫娘喜”为母本、“无核荔”为父本,进行了人工有性杂交,获得69株杂交籽苗。2010年4月,研究人员将籽苗编号为“ZW系列”,将之种植在广东阳西的课题组育种基地。4年后,这些苗开花结果,其中,编号为“ZW036”的植株在2014年首次结果,最重的果达78.1g,平均单果重在ZW群体中最高,为60克左右,表现出早熟、特大果、优质的特性。2015年起,研究人员先后从母株上取接穗,以高接换种的方式在阳江、湛江、广州等地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多点区域试验;2017年,试种的果树挂果;又经多年观测,ZW036株系性状表现基本稳定,研究人员初步将这个新品系定名为“仙桃荔”。
“除特大果外,它的早熟性、丰产性也很好;对砧木的适应性非常好,目前试过在妃子笑、白糖罂、黑叶、三月红、桂味上嫁接,都很亲和。另外,它的耐贮性也很好,常温下可以保存5~7天,低温下可保存30天以上。”胡桂兵细数仙桃荔的优点。去年2月,仙桃荔正式拿到植物新品种权。
因耐贮性极其突出,仙桃荔很可能成为下一种“顶流”荔枝。胡桂兵说,目前,仙桃荔采用区域授权的方式推广种植,去年正式登陆荔枝市场。“仙桃荔非常适合在广东雷州半岛、海南岛等早熟荔枝主产区种植,未来3~5年,我们计划发展5万亩种植面积,年产值预计达10亿元。”他说。
荔枝品种的演化进程是怎么样的?其选育又有哪些故事?本报记者专访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华南农业大学教授陈厚彬。
陈厚彬:我国荔枝种植总面积接近800万亩,全国性主栽品种有三类。第一是以妃子笑为代表的早熟品种。其中,妃子笑种植面积约120万亩,它在海南、云南、四川都可以种植,成熟期从4月下旬持续到8月上旬,是供应期最长的品种。第二个以桂味为代表的中熟品种,桂味的种植面积近100万亩,同等品质的还有糯米糍、井岗红糯、凤山红灯笼等。第三个是晚熟品种,目前还没有代表性品种。发源于增城的仙进奉可能发展为晚熟品种的代表,目前我国仙进奉种植面积30万亩左右,预计能发展到50万亩。
此外还有一些地方特色品种,它们在局部地区发展,形成有限规模,珠三角有广州的水晶球、甜岩、增城挂绿、北园绿,东莞的观音绿、冰荔等;海南有桂花香、无核荔、紫娘喜(荔枝王);粤西有白蜡、白糖罂等。对于荔枝品种的发展,我认为主栽品种不用太多,但特色品种越多越好。
广州日报:2000多年前荔枝起源于云南东部,发展至今荔枝品种有哪些演化?
陈厚彬:现在所栽培的品种大部分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荔枝原产地在我国云南东部地区,然后向周边传播扩展,一个分支在海南岛,一个分支在大陆。在海南岛分支的荔枝进化成晚熟类型,在大陆分支的进化成早熟类型,后来经过杂交、变异选择等形成了不同成熟期的早、中、晚熟品种及焦核(肉厚核小)品种类型。
黑叶、白蜡、白糖罂等属于古老的品种,流传了千百年。但像桂味、糯米糍、妃子笑等,目前还未确认发现有几百年树龄的老树,说明它可能是近代自然变异后人为选育出来的,所以,实际上荔枝选育种一直是在持续进行的。
前人的选育对荔枝品种的形成、稳定发挥了很大作用。所有品种一开始可能都是实生树,前人发现这些树结的果品质比较好,就通过圈枝、嫁接等无性繁殖方式繁殖它,让这些树保持基因、绵延不绝。如果不人为繁殖,实生树要么寿终正寝,要么在自然的种子繁殖中,发生变异。
陈厚彬:荔枝从云南起源后,经广西往广东传播,可能再通过广东传到福建。增城、从化在荔枝传播上是重要的节点,是很多当代优质品种的衍生地或演化地。
比如,妃子笑是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由叶钦海(广东东莞人)在东莞大朗镇进行单株优选、嫁接育苗、扩散而成。增城是珠三角荔枝主要种植区之一,与东莞相连,妃子笑品种的形成推广可能与增城有相关性。
再说桂味和糯米糍,业内倾向认为是在增城、从化产生的。增城挂绿也是,增城荔城西园现在还有挂绿的母树。未来,这两个地方可能还会发展出一些新品种。
陈厚彬:近年,尤其去年开始,我们体系的选育团队特别关注荔枝的耐贮性,稳产品种和焦核品种也受到关注。我们看到,荔枝新品种的选育在加快,但通过杂交育种的方式来选育,最快也要十几年。2009年起,我们启动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最近两三年才开始产出一些杂交新品种。仙桃荔被认为是第一个杂交的早熟荔枝新品种,但它目前还是以特许的方式来推广,不允许无控制地去推广种植。
中国荔枝主要分布于北纬18~29度范围内,广东栽培最多,广西、福建、海南次之,四川、云南、贵州及重庆、台湾、浙江、香港等地也有少量栽培。
目前,广东荔枝种植面积约396万亩,近五年年均产量约为124.18万吨,种植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一。
2.无性繁殖(营养繁殖),即利用荔枝树自身的营养器官进行繁殖,包括圈枝、嫁接等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