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明chm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横亘在宁夏引黄灌区和毛乌素沙漠之间,旱瘠流沙的赤黄风尘、被迫迁居的广寒荒漠,曾经灼伤了几代塞上人的心灵。但生态脆弱的自然环境不能压垮灵武人的脊梁,他们依然挺起双肩,承担起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筑牢北方生态安全屏障的重大使命。
从“人进沙退”到“人沙和谐”,万里黄龙今已缚。近年来,灵武市积极探索治沙新模式,大力发展绿色生态经济,着力加强黄河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生态修复建设与城市繁荣发展同进步、共腾飞。
灵武市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阻挡毛乌素沙漠南移西扩的前沿阵地。自1953年建立防沙林场至今,一代代治沙人艰苦创业,投身沙漠、植树播绿,完成治沙造林68万亩,在毛乌素沙漠西南边缘构筑起一道南北长约60公里、东西宽20到30公里的“绿色长廊”,将沙漠推后了20公里,保护了黄河的生态安全,成为“三北”工程精准治沙、科学治沙的样板区。
“养个娃娃容易,在沙漠里种棵树难。”狂沙肆虐一度扼杀了树苗成长的希望,不过总有人坚守。
“全国治沙英雄”“人民楷模”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党委原书记王有德在白芨滩坚守了30年,他带领职工长期奋斗在植树防沙一线,头顶炙热阳光、脚踩滚烫黄沙,推沙平田、挖坑种树,住窑洞、睡沙窝,造一片林、绿一片洲。王有德带领职工探索建立了“五位一体”防沙治沙综合发展模式,实现了治沙与治穷相结合,创造了实现沙区经济循环发展的成功范例,2008年其治沙经验被国务院确定为加快宁夏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示范推广模式。
“生命不息,防沙不止”。这是王有德给自己定下的人生信条。2014年,王有德退休了,但他割舍不了已经从事多年的防沙治沙事业。他将银川河东机场以东的万亩荒滩作为新的“战场”,以高于常规治沙造林成本几倍的投入,治理修复面积6000余亩,建设生态防护林3000余亩,在银川市东大门构筑起一道绵延千余亩的绿色屏障。
“今年是白芨滩防沙林场成立70周年,有两件事最令人高兴。”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王兴东介绍,首先是2021年首次在保护区内发现了豹猫,豹猫作为小型猫科动物,是小型哺乳动物食物链的顶级物种,是衡量生态系统完整性的指示物种,它的出现标志着白芨滩保护区具备完整、健康的生态系统,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越来越好;其次是沙区职工们纷纷变身产业工人,他们不断在沙海淘金,比如在林场有4个大棚、5亩苗圃的李国宝,在林场种植了5亩韭菜、5亩苗圃、托管了3头奶牛的哈淑梅等沙区职工们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三代白芨滩人70年的坚守,以前沙里种树,如今沙里淘金,沙漠绿了、职工富了。灵武市白芨滩防沙林场已走上了从防沙之害到用沙之利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建设牢不可破的北疆绿色长城,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天下黄河富宁夏,精华一域在灵州。”黄河自南向北流经灵武市境内38公里。
为确保黄河一地碧波向东流,近年来灵武市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抓好水污染防治为重点,强化水生态治理,实施了边沟(水洞沟)生态修复治理项目,有力改善了边沟(灵武段)区域水质;灵武市规划实施了现代化生态灌区项目,建设黄河流域(灵武段)入黄支流水生态修复工程,通过“生态廊道+节点湿地+长效管护”等工程措施,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打造样板工程。
如今,灵武市工业污水达标排放、生活污水有效治理、水源地水质有效保护、东沟入黄口水质稳定达到Ⅳ类地表水标准,确保了黄河灵武段水质保持Ⅱ类进Ⅱ类出。
如何以生态文明建设的“梁柱”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广厦”?近年来,灵武市以“绿色智能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积极探索工业转型升级新思路,全国百强县市争先进位势头更加强劲,不断夯实县域经济发展基础。
循环经济产业是灵武市主导支柱产业之一。灵武市是西北地区及周边省市重要的废旧物资回收加工集散地和聚集中心、宁夏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和低碳试点园区。
灵武市已形成集再生资源回收集散、再生有色金属资源化利用、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报废汽车拆解再利用、再生非金属资源化利用和陆港物流产业为主的产业体系;建立了覆盖周边10余省区的1100多个回收网点;年回收各类废旧资源量800万吨、废钢铁综合利用60万吨、废有色金属综合利用83万吨,废旧轮胎综合利用10万吨,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再利用9万辆,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利用200万台,废油泥利用6.5万吨。
立足生态保护优先,灵武市在新一轮发展大潮中不断抢占先机,筑起了可持续发展的阶梯。
灵武市地处北纬38度国际公认的“宁夏黄金奶源带核心区”,该市立足这一自然禀赋,聚焦打造“高端奶之乡”目标,高标准建设总面积149平方公里的现代化养殖基地,全市奶牛存栏19.7万头,日产鲜奶约3000吨。并不断完善产业链,形成高效优势竞争力,成功引进实施蒙牛集团西北奶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百亿元集群项目,汇集中粮、艺虹、富杨、亿美等行业巨头,初步形成了从奶牛养殖、良种繁育、饲草种植、饲料配套到精深加工、产品包装、科技研发为一体的现代奶产业体系。
如今特色、创新、低碳已成为当地产业发展的关键词,成为带动地区经济跃升的增长极,灵武大地处处迸发出蓬勃的发展活力。这得益于近年来灵武市围绕“三化三转变”产业发展思路,搭建“1535”生态经济体系的“四梁八柱”,绿色食品加工业厚积成势,高端乳制品生产加工产业链不断延伸,成为宁夏奶产业的重要板块。同时,依托国家羊绒产业基地优势,形成完整的现代纺织产业链,占据国内羊绒市场半壁江山,赢得“世界羊绒看中国,精品羊绒在灵武”的美誉;循环经济产业绿色转型,获评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
绿色发展的理念改变了宁夏平原水土的变化轨迹,也给长期生活在这里的群众带来了福祉。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更成为了灵武市高举生态之旗、推进绿色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奋斗目标。
“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灵武长枣种植历史悠久,从唐朝开始,灵武长枣就被列为皇室贡品,被誉为“果中珍品”。在灵武城内、东塔镇果园村有许多古老的灵武长枣树群,其中被誉为“百年灵武长枣王”的古树更有200多年树龄。
“在灵武有树的地方就有根脉。”灵武林木的根须总是深扎贫瘠干旱的黄土,染绿荒漠带来富足安宁。在灵武市宁夏银湖农林牧开发有限公司的1.17万亩的基地面积中,枣树、葡萄树、苹果树等特色经济林和设施园艺占比不到20%,却是该企业在毛乌素沙漠坚持20多年的沙漠治理后,向沙漠要效益的成功举措之一。
宁夏银湖农林牧开发有限公司积极发展休闲农业观光旅游,将大漠、绿野、水域、果园等有机结合,让游客感受别样的西北风情。自2017年5月以来,先后接待游客18万人次,同时带动周边近300人就业。
既追求物质财富的富足,更注重生活状态的丰盈。“现在枣博园越来越漂亮了,公园绿化面积不断增加,各项设施越来越完善,成为市民锻炼身体的好去处。”灵武市市民沈力每天早饭后到公园锻炼身体。
踢毽子、跳健身舞、唱歌、打太极拳……枣博园内绿树葱郁、绿草如茵,市民漫步在小道上,尽享惬意休闲时光。如今,灵武市枣博园已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
枣博园的变化是灵武市加快城市建设的一个缩影。灵武市以公园为载体,融入唐韵文化、长枣文化、绒都文化等内容,增加47处公园微景观,打造人文与自然一体、美景与气质并存的城市公园。在凸显园林生态之美的同时,注重挖掘文化内涵,使公园成为延续城市文脉、留住城市记忆、塑造城市精神的重要载体。
近年来,灵武市为将城市打造成为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园林城市,积极依托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建设各项城区绿化工程,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美化市容市貌,提升赏花、观叶等树木的栽植规模,通过在灵州大道等主要道路节点区域绿化树种、优化配置,让城市的颜值焕发出新生机。同时,通过“创森”工作的开展,植绿、护绿、爱绿、兴绿理念已融入市民日常生活,灵武市生态绿化水平、环境质量和市民的生活幸福感持续提高。2022年灵武市森林覆盖率10.95%,草原覆盖度51.9%,城区建成区绿地率40.27%,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99%,人均拥有公园绿地面积23.15平方米,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全国绿化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图片由灵武市委宣传部提供)来源:《 中国城市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