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最新发型春分已过,气温回暖。眼下,正值水稻育秧时节,在芜湖市南陵县“两强一增”示范基地,老徐正带着工人们热火朝天地开展智能化育秧。
走进位于示范基地的智能育秧育苗中心,新鲜感和科技感扑面而来,只见循环运动式育秧育苗机“火线全开”,装盘、压穴、播种、覆土、洒水等步骤一气呵成,不仅省时,而且省力。
老徐是农民出身,打小就跟在父辈后面种田。“传统育秧,最怕‘倒春寒’,那时候务农真是靠天吃饭。”说及过去,老徐一脸无奈。
身为一名种地的老把式,老徐和土地打了半辈子交道,但即便如此,他也不敢充当育秧的一把好手,直到有了智能化育秧的出现。
“育秧难,难在不确定因素太多,也难在温度、湿度不好掌控。”老徐坦言,育秧智慧化,让他心里有了底。
流水线作业、机器手上岗……育秧尽显“科技范”。管理员只需指尖“触屏”,即可调节大棚温度、湿度,稻种就能在最舒适的环境中生长;轻松“按键”,机器臂就能自动让秧盘上架,等待其破土而出。
老徐介绍,育秧架长42米、高4米,全部铺满能摆放4800个早稻秧盘,像这样的体量,10来人一天即可完成,能满足150亩水田用秧需求。
空温:22.12℃;空湿:81.57%RH;CO2浓度:1122ppm;光照:1576.7……在育秧中心监测气象站的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大棚环境各项指标。
光照过强,就拉上遮光帘;湿度不够,就打开喷淋系统;温度过高,就开窗通风……别看小小的一块屏幕,在老徐眼里,这可是育秧中心的“大脑”,大棚环境时刻在“掌控”之中。
“育秧最佳温度一般控制在20-25℃,湿度保持在50-70之间。”老徐说,按这个温度和湿度设定,15天左右水稻秧即可下田。和传统育秧模式相比,除了节约育秧土地之外,出苗更快、质量更好。
智能化育秧,省种省水省人工;生长环境适宜,提高了秧苗品质。老徐说,抓智能化育秧,可以实现育秧过程“不靠天收”,破解“倒春寒”对早稻育秧影响的难题,对提高早稻机插率、稳定早稻种植面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可以牢牢抓住了粮食生产的主动权。
藏粮于技、藏粮于地。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实施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加快发展水稻集中育秧中心”。
近年来,为加强精耕细作、最大程度确保粮食安全,南陵县持续在“两强一增”上发力,通过科技强农,激活第一生产力,通过机械强农,夯实现代农业装备支撑,加快农民增收步伐。
在老徐眼里,有了高科技的加持,育秧不再意味着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体力活,而是工厂化生产的技术活和脑力活。
看着刚刚码放上架的秧盘,老徐心中早已奔向希望的田野,“在智慧化系统的精心‘照料’下,两三天就能出白芽,10天之后,秧盘上将是一片青翠欲滴、生机盎然的景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