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艳阁岸上杨柳依依,水中芦苇飘荡,一排整齐的松木桩,远远望去像一缕风情万种的丝带,串联起合溪新港汇入太湖前的最后一片风景
这是作者近日在长兴县太湖街道境内7公里长的合溪新港北岸看到的景色,而50米开外的南岸,则又是另一番热闹场景:大型机器隆隆作响,一个高约2米的石帮正在建设中。
同一条河道,却有着如此奇特的景象,这与长兴执行的生态修复河道理念分不开。合溪新港自合溪水库而下,蜿蜒近30公里,汇集几十条支流,流经3个乡镇(街道、园区),最终在太湖街道汇入太湖。“河道南岸由于考虑到村庄、道路、企业建房区等因素,我们必须采用砌石帮的方式,而在北岸,这样的情况比较少,我们则在大部分区域都采用生态坡面保护水环境。”太湖街道党委委员、街道办副主任盛国庆介绍说。
近年来,长兴在加大“五水共治”的同时,高度关注水与自然的生态关系,着力走出一条具有长兴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科学治水之路。
“河道不能搞成渠道,这样就会失去自然净化功能。”县水利局河道管理站站长徐建平介绍说,从去年开始,长兴在部分河道开展生态治理的试点,通过自然护坡、搭建“生态浮床”种植水生植物等多种方式,进一步净化河道水质,全方位改善河道水生态环境,跳出传统治水的思路。
沿着合溪新港河岸,作者看到岸边是一个倾斜的缓坡,河岸边种满了柳树,而在水面与河岸交接的地方则是一排整齐的松木桩固定在泥里。“在河道整治的过程中,我们特地保留了河里的芦苇及大部分水生植物,这些植物对水体能起到净化作用,是天然的治水材料。”盛国庆望着清澈的水面说。
在长兴,像这样以“自然治水”为主的生态修复河道并不少见。在水口乡水口港沿岸的20公里河岸边,近800棵柳树随着春天的到来发出了嫩芽,随风飘扬。
而孕育着这800棵柳树的沃土正是来自当地河道内清出的18万方淤泥。“水口的河道清淤工作去年就已经开始,为了解决淤泥的去向问题,我们将这些淤泥全部填在河岸边,经过几个月的风干后,再在上面种上柳树。 ”当地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淤泥重新再利用,肥沃的土质成为柳树成长的最好肥料,同时岸边植树又为河道的生态水循环服务,如此便形成了河道内部的一个自我循环系统。
同样是在太湖街道,霞城村的渔民则在诠释另一种生态修复治水的方法。去年开始,当地由100多户渔民组成的水产大队集体上岸,将1700多亩的水塘还给自然。“鱼塘还是我们承包的,但是我们的养鱼方式变了。”渔民张金棋说,他们都开始采用自然饲养的方式养鱼,不再投放饲料,并约定每年国庆后一次。
据统计,去年长兴共完成池塘生态化改造6225亩、稻鱼共生轮作15600亩,放流淡水鱼苗种4530万尾。
在南太湖产业集聚区长兴分区广福桥村河道,30余块以水葫芦、粉绿狐尾藻、路易斯鸢尾、睡莲为主的人工生态浮床种植植物正在遏制湖水富营养化问题,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在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修复已经完成,各类湿地植被恢复提升1400余亩,治理湿地6950亩
在长兴,河道的生态修复正在被运用到越来越多的地方。去年全县共完成农村生态河道治理20公里,培育生态河道18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