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战绝杀12月4日,《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典型案例集》在浙江安吉召开的首届自然资源与生态文明论坛上发布。37个典型案例涉及17个省份,均分布在“三区四带”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或区域生态安全屏障关键节点,涵盖湖泊、湿地、河口、江心岛、沙漠、矿山、退化土地等多种类型,以及自然保护区、流域、海岸带与海岛等多类区域。这些案例充分总结了地方工作实践亮点,梳理凝练了山水工程、矿山生态修复、海洋生态修复等领域探索形成的典型技术模式和科学举措,在统筹管理、体制机制、资金筹措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具有示范借鉴意义。我们特推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典型案例》栏目,介绍其实施生态修复的做法和成效。
为缓解天津港保税区临港区域生态空间紧张状况,满足市民对高品质生态空间的需求,2018年天津市在天津港保税区临港湿地一期项目的基础上,实施天津港保税区临港湿地二期项目。该项目位于渤海湾天津海河入海口南侧,通过在原有滩涂湿地的基础上进行生态化改造,增强湿地水体净化能力,减少了入海污染物。项目的建成进一步增加了滨海湿地面积,恢复和提高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维护该地区生态安全,也为鸟类等生物提供了繁殖、栖息和迁徙的生境。
为解决天津港保税区临港区域面临的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洪涝灾害、生物栖息地丧失等问题,天津市在渤海湾天津港保税区临港区域开展环境整治和人工湿地建设,一期工程于2013年完工。天津港保税区临港湿地二期项目以一期出水作为补水水源并与一期工程统筹设计,针对自然湿地面积萎缩、水体交换能力减弱、鸟类栖息地生境不足和湿地生物多样性降低等生态问题,开展针对性修复,保护原生湿地。
该区域由于围填海建设占用滨海湿地,湿地面积萎缩;缺乏水文联通,水动力被严重破坏,水体交换能力、净化能力不足,部分区域存在垃圾污物;滨海湿地植被群落严重退化,鸟类栖息地生境不足,湿地生物多样性降低。
湿地工程:修建由不同水深、相互连通的子塘组成的人工湿地(表流湿地和潜流湿地),投加复合氮磷降解菌剂强化植物-微生物系统,增强湿地水质净化功能;疏通水系,通过水调节及循环设施建立流量与水位高度可控的湿地水系统,增强水体交换能力;根据水鸟生境需求,通过微地形整理形成浅滩、岛屿、沟渠等不同鸟类栖息的湿地生境。
植被补植:根据环境条件和群落特性栽植植物,形成稳定可持续的生态系统,有利于净化水质并营造栖息环境。人工湿地区采用水生植物驳岸及草坡入水驳岸,在湖边缓坡和水下平台上种植净化能力强、生长量较小的水生植物及半水生植物芦苇、水葱、香蒲等;湿地保育区外围建设的缓冲带,栽植乔木、灌木等,隔离噪声污染,人工岛屿栽种耐盐碱乔木品种和吸引鸟类的果实类树种,浅滩区域适当栽种盐地碱蓬、柽柳等盐生植被,人工岛屿周边适当栽种芦苇、香蒲等挺水植物,水深较深区域栽种金鱼藻、眼子菜等沉水植物。部分湿地植物的嫩叶、根、种子为鸟类提供了食物来源及筑巢材料,加速恢复湿地受损生态链。
增殖放流:在湿地保育区,通过底栖动物和鱼类的增殖放流,快速修补和完善人工湿地受损生物链,为鸟类栖息地提供优质食物。
减少了入海污染物排放量。对污水处理厂处理的中水进行二次净化,每年可减少排放COD(化学通氧量) 127.25吨,氨氮22.36吨。2020年,临港区域海水优良(一、二类)水质比例达66.7%,较“十二五”末上升了66.7个百分点,主要污染物无机氮超标率较“十二五”末下降了49个百分点,水质取得了突破性改善。
吸引多种鸟类栖息。项目完成后,已观测到鸟类80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1种,包括白腹鸥、白尾鹞、凤头蜂鹰等。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CR级别1种,为黄胸鹀;IUCN红色名录VU级别1种,为田鹀;IUCN红色名录NT级别2种,为震旦鸦雀、红颈滨鹬。目前,该区域已成为天津市重要的鸟类驿站和观鸟天堂。
提供了公众休闲和科普场所。项目不仅为公众提供体验自然、享受自然的休闲场所,也为科研院校和市民提供科普宣教、教学实习、环保教育的理想基地。在享受沿海地区景观和良好环境的同时,体验和感受湿地生态文化,唤起公众自然保护意识,促进自然资源保护,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