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青霞购豪宅当礼立秋后,阳澄湖的大闸蟹即将完成最后一次退壳“爬”上餐桌,其中又属江苏昆山巴城的大闸蟹最为鲜美。“不需要使用药剂给水塘消毒,投下去的蟹苗直接引用阳澄湖的水养殖,现在一亩地的产量是前几年的一倍还多。”阳澄湖的蟹农们说,成本降了产量却上去了,靠的就是水。
8月12日,江苏省《关于深入推进美丽江苏建设的意见》正式印发,打造自然生态之美、城乡宜居之美、人文特色之美、文明和谐之美、绿色发展之美,内外兼修打造幸福家园中国样板是江苏的目标。实际上在打造生态之美的路上,江苏巴城镇已率先起步。
“通过水生植物和鱼类、贝类净化水质的做法以前只出现在书本上。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中,巴城镇结合自身情况作了进一步完善。”8月14日,指着满塘睡莲和水生花,巴城镇副镇长吴涧鑫向上游新闻(报料微信号:shangyounews)记者介绍,2013年,阳澄湖全域启动生态优化行动,在围网养殖基地种植复合型水草,投放滤食性鱼类、贝类,形成了以渔净水的生态链净化方式,用生态循环治水、养殖,巴城镇属全国首创。
▲8月14日,江苏巴城,河道两边种植了大量水生植物,通过植物净化,形成生态修复系统。摄影/上游新闻记者 时婷婷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出自汉乐府的《江南》,描绘了一幅江南池塘里,莲叶浮出水面,重重叠叠,在茂密如盖的荷叶下面,鱼儿不停嬉戏的自然景象,配上水磨腔的诵读,即使不到江南,人们也能体会到江南水乡的灵动。
穿越千年,鱼戏莲叶间的景象依然令人向往,只是如今的莲叶和鱼,又有了新技能。8月14日,上游新闻记者在巴城镇看到,河道里种植着包括睡莲、蒲草、千屈菜、水葱、梭鱼草、芦苇在内的多种水生植物,水下游动的鱼依稀可见。
巴城镇水利(水务)站陆峰介绍,以“景”治塘是巴城镇水域治理的一大亮点。“结合水体本质,种植吸附力强的水生植物,可以在水污染治理中发挥多种作用。例如,睡莲的自身生长需要大量吸收氮、磷等营养物质,还有一些水生植物可以富集不同类型的重金属、吸收降解某些有机污染物。”陆峰表示,水生植物还可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可生物降解有机物,抑制低等藻类的生长,控制水体富营养化。从而改善水质,实现水体修复。
在走访中,上游新闻记者注意到,武神潭卜家堰自然村的一处小花园别具特色,庭院分布着大小不等的6个水生植物景观池,里种植着菖蒲、美人蕉等植物,有工人在一边观察水质一边修剪枝叶。入口处还设置了6个长方形的地下井。
昆山市琨澄水利水务工程建设管理公司丁佐士介绍,这个建在村里的公园实际上是污水处理站。“村里距离城镇比较远,多年来一直是直接将污水排入河道,影响了水质。2017年,巴城镇结合民风村貌,因地制宜在村里建了污水处理站,通过A/O工艺高效处理+前置氧化塘+人工湿地+低速低阻滤池+景观塘的生态处理法,以细菌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再通过植物吸附过滤,达到排水标准,就近排入河道。”丁佐士介绍,目前巴城镇已在全镇60个村庄建成了污水处理站,直接将村民家的污水排放管道接入污水处理站,有效治理了生活污水的乱排现象。
▲8月14日,江苏巴城,污水处理站里的前置滤化塘里,种满了蒲草,通过植物根系吸附,起到净化作用。摄影/上游新闻记者 时婷婷
根据《关于深入推进美丽江苏建设的意见》要求,强化水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优化水资源配置网络,完善区域水利治理,是美丽江苏建设中的重要一环。作为拥有6个湖泊,拥有昆山水源地的巴城,水成为全镇的“命脉”。
在位于巴城镇的昆山市阳澄湖生态高效渔业发展有限公司上游新闻记者了解到,为保证养殖尾水符合排放标准,阳澄湖大闸蟹产业园内设置了三级尾水处理净化区。其中,石笼排水沟为一级净化区,承接养殖池塘排出的养殖污水,将大颗粒有机物进行初步沉淀,利用生物膜进行养殖尾水的初步净化;以池塘尾水净化池为二级净化区,承接排水沟的养殖尾水,采用“生物膜载体+草、螺、鱼共浮育”模式,达到尾水高强度净化目的;以自然河道为三级净化区,承接二级净化区来的尾水,在河边、水体栽种水生植物,在深水区采用“草、虾共作”模式,利用食物链原理,通过虾、蟹、鱼消耗水中的富营养化物质,达到深度净化的目的。
“一级净化区是封闭式循环系统,水塘间互不相通,初步净化后自流进入二级净化区。在二级净化区和三级净化区,我们又分别设置了水质监测点,每两小时随机抽检。同时,还配有24小时监控,防止私自排污情况发生,保证排水符合标准,达到良好的生态循环模式。”昆山市阳澄湖生态高效渔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周润说。
巴城镇的水质良好,不仅体现在肉眼可见的清澈之中,也经得起各类数据指标的考验。巴城镇副镇长吴涧鑫表示,截至目前,昆山市傀儡湖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指标稳定达到Ⅲ类,水源地达标率100%;高锰酸盐指数达到Ⅱ类;氨氮、总磷符合水功能区划要求;总氮7.5个断面浓度达到相应水质类别要求,总氮年均值浓度达标率为100%。2020年以来共投放各种水生动物超45000尾,湖中水生植物面积超10000亩,占总水域面积的10%。
▲8月14日,江苏巴城,每个水塘都会设置一个水质在线分析采样点,定时取样,监测水质环境。摄影/上游新闻记者 时婷婷
巴城镇是最早养殖和销售大闸蟹的地区之一。据数据统计,全镇大闸蟹养殖户约3700户,相关从业人员近3万人,年产值近40亿元,创净收益超6亿元。
实际上,在大闸蟹产业发展初期,有蟹农将原有农田、池塘、河道,改造成蟹塘,部分养殖户为提高大闸蟹存活率,药物、肥料使用频率较高,在调节池塘水位和水质过程中,将养殖尾水排入附近河道,使附近河道的总氮和总磷等含量偏高,破坏了原有生态系统。
“大闸蟹对水质的要求比较高,以前每年下蟹苗前都要买一些杀菌的药粉清理蟹塘,保证蟹塘满足大闸蟹的生长。这个费用一亩蟹塘一年在一两千元左右,有时效果还不是很好。大闸蟹的产量一亩在80斤左右就是高产了。”武神潭蟹农老于说。
上游新闻记者注意到,在《关于深入推进美丽江苏建设的意见》中,以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可持续发展的高品质国土空间格局为目标的规划“留白”制度,是《意见》中的一大亮点。
作为昆山市水域面积最大的乡镇,按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要求,巴城镇可开发的空间不大。自2013年,巴城镇就开始在水域养殖空间上,开始探索“留白”。巴城镇副镇长吴涧鑫介绍,2015年之前阳澄东湖有围网4500亩,经过几次围网压缩,现有围网养殖面积仅2250亩。
围网面积缩小一半,如何保证大闸蟹产量?昆山市阳澄湖生态高效渔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周润介绍,自2010年起,巴城镇政府规划建设了昆山市阳澄湖大闸蟹产业园,依托本地优势资源和现有产业结构,按照“良种化、设施化、生态化、信息化、品牌化”的思路,推进生态健康养殖。“我们会邀请专家在选种、养殖方法上帮助蟹农提高产量,并通过电商、公司化运作实现产销一体,提高蟹农收入。”周润说。
▲8月14日,江苏巴城,污水处理站里5个不同类型的净化池,主要对生活污水进行生物降解净化。摄影/上游新闻记者 时婷婷
蟹农老于告诉上游新闻记者,他所在的村子被列入了阳澄湖大闸蟹产业园范围内,通过规划改造,池塘深度、底泥硬度、岸线坡度、水体酸碱度等,均仿照阳澄东湖区域生态环境,同时安装了自动提升泵、池塘微孔增氧设施等设备,确保了大闸蟹的品质和产量。
“近两年,三级处理系统建成后,养殖水质得到保障,不需要再花钱买药粉。年产量一亩差不多在200斤左右。成本低了、产量上去了,日子就好了。而且河道水清澈了,村里环境也好了很多。现在的水质可以下去游泳了。”老于说。
据了解,规划总面积约3万亩的阳澄湖大闸蟹产业园,共涉及巴城镇9个行政村,截至目前,已完成改造建设面积15000亩,预计于2020年底前全部完成改造。2019年,昆山市阳澄湖大闸蟹产业园内大闸蟹产量为800吨,较2018年增长9%,最大的蟹重量达到475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