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钢吧自然湿地具有涵养水源、优化环境的协调作用。如今,随着城市规模的飞速发展,水环境持续恶化等问题接踵而至。由此,雨水人工湿地成为城市水土涵养、环境优化的有效“调节器”。
11月4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将在武汉召开之际,极目新闻记者前往在汉央企中冶南方,探寻其在城市湿地建设上“独家秘笈”。
一侧是机械轰隆、全速运行的钢铁生产线,一侧是草木茂盛、水清岸绿的舒朗湖景……这样一幕,正在江西新余钢铁厂上演。
新钢公司雨水回收综合利用项目位于新钢厂内南排水沟靠袁河段区域,项目红线万平方米,中冶南方负责的前期设计包括人工湿地系统的工艺、景观、电气、土建、结构、渠道等。
“一方面,工业园区由高能耗和高污染属性,地表径流雨水存在污染;另一方面,其作为产业密集区,将雨水资源回收利用,可确保实现园区的可持续发展目标。”项目负责人杨嘉玮介绍,项目团队决定,采用人工湿地系统,对雨水径流进行回收利用及达标再利用。
“整个治理体系好比一个多层滤网,雨水和部分处理后的尾水交叉作为人工湿地的‘水源’,净化后排入袁河,实现有序循环。”杨嘉玮说。
钢厂雨水要想“洗净铅华”,需要历经六重“瘦身”。据介绍,降雨后内部雨水由管渠汇入南排沟,经末端闸口前的拦水坝简单“过筛”,首先进入深约5至7米、容积为2万立方的前置调蓄塘,在此,大颗粒沉淀物自然沉入塘底;随后雨水进入高密度沉淀池,该池内的混凝剂、絮凝剂可迅速与水体中的ss(高密度悬浮物)“抱团”,完成二次沉淀。
而后,雨水经表流湿地进一步净化后,到达湿地系统核心区域——潜流湿地。该湿地通过种植马齿苋等水生植物的根系,吸收水中污染物后生长叶片,管理人员定期收割叶片,将“无形”污染物化为“有型”叶片收割,形成良性循环。最终,“一身轻松”的雨水汇入园区两大景观水塘,后续还可作为厂区道路、绿化浇灌用水等。
项目建设完成后,区域内南排沟排水能力将达到50年一遇标准,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70%,通过2万立方米前置调蓄塘,可实现南排沟147ha汇水范围内中小雨径流截流净化,将场地打造成钢铁厂内的海绵公园。
11月初,东湖高新区未来科技城东南部。占地约520公顷的玉龙河公园内,河流、小径穿插绵延,乔木、花草肆意开放,不时有水鸟飞过湖面。
作为武汉四水共治的重大项目,中冶南方玉龙河综合整治二期工程集湿地生态轴、光谷CTBD景观轴、未来城防洪排涝通道、居民工作生活休闲带“四位一体”,已成为光谷东形象风光带。
“考虑到区域自然风貌及远期发展,早在规划设计阶段,项目团队就打破单一基础设施的建设思路,进行‘一次规划、分期实施’的前瞻设计。”中冶南方城建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柔性改造”,打破传统城市排水渠道设计,将防涝行洪渠道和天然水系流道相结合,优化河道线形。河道边坡采用生态复合断面形式,常水位水面宽度在25到80米,最宽处达130米,带来开阔的景观视野,还形成连续的雨洪通廊,可有效应对区域百年一遇洪水。
此外,其沿岸排口采用多功能设计,将智能截留井、智能初雨调蓄池、溢流堰和生态补水湿塘等海绵城市设计理念融入其中,保障城市防洪排涝的同时,确保水质。
数据显示,玉龙河调蓄水量为8.5万立方米,居武汉同类项目之首,有效实现了城市水生态的良性循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