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小说网全区上下认真学习贯彻习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把推进大规模迁移砍伐城市树木问题整改工作作为当前头等大事和重要政治任务,各项整改任务正全面深入推进。为及时反映整改工作中展现的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增城之窗网站特开设“全面整改 出新出彩”专栏予以报道。
整改工作开展以来,增城区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重要指示精神,认真对照住房城乡建设部通报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整改工作要求,坚决把整改工作作为头等大事和重要政治任务,扎实推进各项整改工作,以真改实改的良好成效推动增城高质量发展。
记者走访了解到,近段时间以来,增城区林业和园林部门及各镇街以不断优化生态环境为抓手,通过实施植树增绿、古树名木保护、口袋公园建设等举措持续释放“绿色福利”,进一步提升城区环境品质,推动建设美丽宜居增城,让市民实现“推门见绿、开窗见景”。
古树名木被誉为“活文物”“活古董”,是增城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彰显增城人文历史底蕴和文化气息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整改以来,增城大力推动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对全区古树名木进行普查建档,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古树名木日常巡查、养护、复壮、修复等工作,让古树名木得到有效保护,守护绿色乡愁。
在荔城街“莲塘春色”乡村生态旅游区,大片的百年乌榄、荔枝古树群都挂有一块铭牌,铭牌上标有古树名称、编号、树龄等信息,如同“身份证”一样。增城在各镇街、各村社林地逐一调查核对古树名木名称、科属、树龄、生长状况等相关内容,健全完善古树名木建档保护和信息管理工作,建立了“一树一档案”“一树一码”等资料档案,并运用大数据技术将古树信息纳入区林长制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打造“覆盖全过程、全要素,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的古树名木保护模式。全区1473名林长、315名护林(绿)员、364名林(绿)管员可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终端监测古树名木动态并上报,广大群众可通过“林河众采”小程序适时督查督办,绿化主管部门可通过系统及时实施问题整改,建起古树名木资源信息化管理架构。据统计,整改以来,林河共享“林河众采”小程序累计收集有效问题670条,其中545条已完成处理。
为做好古树名木后续管养工作,我区统筹451万元设立专项保护资金,目前已开展现有古树树洞修复、施肥、除虫等工作450项,让古树得到细心照料。此外,我区落实区-镇(街)-村(居、社)分级网格管理,区-镇(街)-村(居、社)逐级签订责任书,将管护责任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实现古树名木巡查管护三级联动保护机制。在与科研院校合作的基础上,我区组织林业、园林相关专业人才63人,开展常态化古树名木保护跟踪调查375人次,邀请专家现场“会诊”105人次,让古树和后续资源有了专业“医生”,实现“老有所养”。
位于广东太子森林公园门口右侧的山茶属植物主题公园前身是一处普通的灌木丛,从原来果树生长杂乱、部分地面裸露的地方到兼具科普展览、研学教育、森林旅游等功能的茶花生态大观园,该处“口袋公园”实现了彻彻底底的改头换面,而这只是增城大力推进“口袋公园”建设的一个缩影。
整改以来,增城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当好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以不断提升城市生态品质为目标,因地制宜实施微更新、微改造,全域推进“口袋公园”建设,为市民提供优质休闲游憩空间,让市民“畅享绿色”。目前,增城已建设完成5个“口袋公园”,包括山茶属植物主题公园、永宁街儿童公园、新城公园、岗丰市场旁街边“口袋公园”以及蒌元村上钟屋“口袋公园”,实现精细化利用土地资源,于细微之处让市民真切享受到城市发展带来的红利,摸得着的品质提升稳稳的幸福。“这些口袋公园多漂亮,既提升了城市品位,又是我们市民群众游乐休憩的好去处。”市民刘女士开心地对记者说。
阳春三月,百花盛开的季节。在增城,娇艳欲滴的粉色樱花、金黄夺目的黄花风铃木、粉嫩含羞的宫粉紫荆花无不吸引着市民驻足观赏。
记者了解到,增城立足绿化美化公共空间,通过一系列的集中治理工作,进一步提升城区园林绿化景观。自去年7月份开展整改工作以来,增城累计出动卫生保洁人员7.5万人次,绿化工人11.4万人次,补植1.6万平方米草皮和地被,更换适合季节的花卉品种时花约4.2万平方米,排查树木约4.5万株,老树大树复壮更换种植土70余株,抢险清理断枝、扶正倒伏树木63株,病虫害防治乔木4.2万株次,防治灌木、绿篱、色块、地被等40.5万平方米;建成7个标准化示范点改造绿化面积约3.5万平方米,打造7个微景观约1100平方米。
3月12日是一年一度的植树节,一场别开生面的全民义务植树暨巡林巡河活动在仙村镇碧潭村拉开序幕。增城区领导以及镇街干部挥锹铲土、扶树固苗,齐心协力种下了细叶榕、铁冬青、黄金榕等250多株乡土乔灌木,并开展了巡林巡河活动。
举办全民义务植树暨巡林巡河活动,是增城贯彻习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行动。进入春季以来,全区各镇街、各部门陆续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植树造林活动,全区累计植树约2000棵。
据了解,我区以开展林长制试点为契机,不断加大生态建设和森林资源管护力度,推进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助力生态文明建设。通过构建组织领导架构,建立三级林长体系,创新森林资源管护机制,2021年以来全区共设置林长1473名、护林(绿)员315名、林(绿)管员364名,各级林长和有关部门领导示范带头、各镇街齐抓贯彻落实,累计开展义务植树活动专场30余场次,示范和带动市民参与各类义务植树活动人数达29万人次,义务植树33.22万株;累计开展“万人巡林”活动70余次,招募护林志愿者达6723人。在增城,巡林护绿活动持续火热,护绿已在全区范围内“蔚然成风”。
此外,为做好林长制后续保障工作,我区科学平衡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探索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径,全面铺开“产业林长”机制,打造林业产业集群,共确立了60名产业林长,涉及林地总面积约11.63万亩,以推动辖区产业经济的发展。整改以来,共带动7亿元的林业产业收入。
作为林业园林工作者,我们深刻汲取大规模迁移砍伐城市树木问题教训,坚决扛起整改工作政治责任、主体责任,用心用情用力不断推动整改工作落地见效。
为做好城镇古树名木资源保护管理工作,我们组织开展古树名木保护入村居“七个一”行动,建立古树名木巡查管护三级联动保护机制,有效保护古树名木及后续资源,做好古木传承,守护绿色乡愁。在实施重点项目——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过程中,也不忘保护红线范围内古树、古树后续资源。建设单位立即调整施工设计方案并编制树木保护专章,统筹协调实现重点项目建设和古树名木保护双赢。
林业园林工作归根到底是为了造福人民、造福子孙后代。我们将加强思想作风整改,以主人翁精神服务发展大局,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和大树保护,认真组织落实古树名木保护入村居“七个一”行动,高品质推动园林民生工程,以整改举措促进增城林业园林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提升。整改实效由人民群众共享。
自增城区整改工作开展以来,作为一名增城区林业和园林服务质量义务社会监督员,我看到增城的林业园林干部职工勤政务实高效,工作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对于群众投诉和我们监督员反映的问题,都能在第一时间解决,努力把群众的利益维护好,让群众满意。
我认为,近年来增城林业园林部门以建设现代化中等规模生态城区为抓手,大力实施绿化美化城乡行动,建设森林城市、城区主干道“一路一景”改造、缓跑道建设、公共卫生间升级等,极大地方便了市民。蕉石岭森林公园、太子森林公园、荔湖市民广场、儿童公园等景区环境优美,且全部免费,这在很多城市都难以做到。空闲时间,骑上自行车沿绿道欣赏增江两岸美景,在游客心里,增城成了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
城市绿化不但要求城市绿起来,而且要尽可能兼顾美观。我建议,增城下一步对于新建的绿化项目工程,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应该对该植物种植设计的科学性、功能性、艺术性和可持续性四大原则做综合考虑,尽量以本地域的乡土植物为主。同时,加快推进桉树退出和改造工作,维护植物的多样性。加快乡村绿化美化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自整改工作开展以来,增城区相继出台有关树木保护的条例和规章制度,对树木的保护力度是前所未有的,也体现了政府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决心,也是与习生态文明思想是一致的。
近段时间,增城的树木保护和绿化工作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肯定和支持。他们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甚至还积极参与到绿化建设工作中来,形成了全民参与绿化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区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所不断提高树木保护专章的技术支持和服务质量,编制树木保护专章范本,组建专家库,目前已完成多个项目的树木保护专章,为我区经济提速提供基本保障。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党建引领整改,加强理论学习,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按质按量完成整改工作,进一步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继续抓好服务质量和效能,将优质、高效、精准贯穿于施工全过程,科学谋划、精心组织、严抓落实,致力打造林业和园林精品工程、样板工程。
增城地理环境优越,生态资源丰富,是广州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近段时间,增城围绕科学绿化,在树木科学管养、古树名木保护、建立专家咨询、提高公众参与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很好的成效。
立足新发展阶段,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既要注重数量更要注重质量。我建议,增城下一步要坚持科学绿化、标准引领、全民参与,走科学、生态、节俭、高质量的绿化发展之路。
一是科学选择绿化树种。坚持把以乡土树种为主、科学管养的绿化理念落到实处,结合绿化空间气候条件等科学合理选择绿化树种,优先选用适应性强、抗逆性好、节水生态、抗病虫害的乡土树种,在树木科学管养、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多下功夫,不断提升绿化质量。
二是加强古树名木保护。进一步开展古树名木及古树后续资源的普查,摸清底数,立规建档,实施古树名木保护、复壮和生境修复工作,强化古树名木保护,留住乡愁乡韵。
三是注重提高绿化质量。要在优化森林结构、提高森林多样性、科学经营森林上持续发力,不断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实现国土绿化由“绿”起来向“好”起来转变。
四是开展科学绿化普及。要广泛开展科学绿化宣传,加强对技术人员的教育。同时,还要注重面向市民普及科学绿化知识,倡导市民为科学绿化建言献策,营造“全民参与、共享成果”的科学绿化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