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男人主题曲盛夏七月,海口市郊的田间地头一片繁忙景象水稻开镰收割、瓜菜成熟收获。丰收过后,剩下的秸秆和瓜果藤蔓等农林废弃物该如何处理?发酵配合畜禽粪便养殖蚯蚓、利用秸秆做基料生产食用菌、引进会吃秸秆的牛、粉碎挤压造粒制作生物燃料当前,海口多途径探索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新模式,实现从“一烧了之”到“点草成金”,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可持续发展。
在海口市甲子镇海南晟延农业投资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给蚯蚓生长基床铺设牛粪。
7月19日上午,记者在琼山区三门坡镇新德路看到,环卫工人正忙着将台风刮断的树枝运上卡车,工人陆玉英细心地用麻绳绑好树枝,以防沿路遗落。
在三门坡镇木盛公司的秸秆处理大棚,树枝经过粗粉碎机处理后变成生物燃料颗粒,然后打包装车运到生物质电厂作为发电原料。据木盛公司工作人员介绍,生物质发电对原料的限制少,大多数农作物秸秆经粉碎后都可用来发电,而且发电所排放的二氧化硫及粉尘不仅远低于普通的火力发电,燃烧后的灰渣还可用于生产钾肥及多种复合肥料。
在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中,收运难是一大瓶颈。对于农户来说,收运费工费力,因而积极性不高。对于企业来说,有技术却缺少原材料。如何让秸秆从田间顺利到达车间?三门坡镇构建的秸秆收储体系解决了这一难题。
“全镇共设立了151个临时秸秆收储点,基本上覆盖了各个行政村,只要农户在微信群里发送信息,我们就会有专人上门收运。”收储点负责人陈伟松告诉记者,对于自行运送秸秆上门的农户,收储点还会额外给予现金奖励。
目前,三门坡镇配套的秸秆处理设备以及相关运输车辆,可以到园地处理加工秸秆并打包装车,形成了秸秆多方位收集、处理加工、打包装车的服务。如今,三门坡秸秆收储点日处理量可达150吨,年处理量达到5万吨。
据悉,香草兰起源于中南美洲的热带雨林地区,是2800多种兰科植物中唯一能够结果实,且具有经济价值的一种植物,有“香料之王”的美称。
“香草兰的生长基床由秸秆制成,而海南的气候与香草兰原产地的气候相似,是全球为数不多能种植香草兰的地方。”公司负责人钟小龙告诉记者,成熟的香草兰果实经过加工可以制成香草兰绿茶、香草兰天然香水、香草兰精油等一系列产品。由于种植条件苛刻,因此产量少、亩产经济效益高达百万元。目前该基地已种植20余亩香草兰,将在3年后迎来丰收。
“瓜菜秸秆在我们这里不再是废弃物,而是宝贝。”钟小龙介绍,粉碎发酵的农作物秸秆配合畜禽粪便还可作为饲料养殖蚯蚓,经济效益也十分可观。目前,公司和甲新村、益新村两个村集体合作生产种苗、蚯蚓成虫和蚯蚓类有机肥,再由公司通过6元/斤的保底价回购种苗,约1.2万元/吨回收蚯蚓活体,600元/吨回购蚯蚓粪。蚯蚓养殖的亩产值能达到7.8万元,去除所有养殖成本及设施成本后,能为村集体及农户带来年亩产净利润2.17万元。
“目前,公司秸秆收储运业务覆盖甲子镇大同村、益兴村、甲兴村、昌头村、罗案村、红岭村、文宿村等周边地区。已处置秸秆及种植废弃物共4600吨,经蚯蚓养殖处理产生有机肥2070吨,价值207万元。公司通过基地+村集体的合作模式,已有20位农户参与生产就业,合作的村集体年收益在15万元以上。”钟小龙说道。
在京玉公司红旗镇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中心,工作人员刘琴正熟练地打开粗粉碎机,粉碎收储回来的废弃秸秆、枯枝树叶等,水果、蔬菜等含水量较多的农林废弃物则进入菌种发酵机,经过7天发酵形成菌种后,将碎料与菌种按照10:1的比例进行混合堆肥。经过每月2次的翻抛、每隔20分钟自动曝气及定期喷淋等处理工艺,废弃物就变成了有机肥。
刘琴回忆,以前,每逢丰收时节,遗留的秸秆、瓜果藤蔓总是随处散落,堆放的秸秆村民往往选择一烧了之。这时,环卫工人收运不仅费时费力,而且燃烧产生的烟尘也会污染环境。“现在通过粉碎和发酵,这些我们以前眼中的废弃物,如今终于有了用武之地,真是一举两得。”看着眼前轰隆作响的粗粉碎机,刘琴感慨万千。
在京玉公司红旗镇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中心,工作人员查看利用秸秆、枯枝树叶为原料种植的兰花。
据了解,作为海口唯一一个结合乡镇秸秆、农林废弃物后端堆肥处理工作的垃圾分类项目,红旗镇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中心可实现将秸秆、农林废弃物就地粉碎堆肥发酵处理,产出有机营养土,用于养殖蚯蚓、种植蘑菇和花卉,实现变废为宝和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目标。2022年该项目利用堆肥技术处理早稻、晚稻秸秆共1840余吨。
目前,海口共引进秸秆综合利用企业11家,建成秸秆收储点13个,年处理能力达34.08万吨,实现对秸秆及树木枝条、瓜果藤蔓全覆盖处理。曾被当作农业废弃物甚至污染物处理的“包袱”摇身一变,成为海口沃野上的“绿色财富”。
未来,海口该如何探索农林废弃物可持续利用路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姚宗路介绍,海口农林废弃物生产量有限,可重点关注生物技术的研发、推广和应用,例如利用生物技术生产生物能源、生物材料,实现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转化。由农林废弃物联产的黄腐酸高效有机肥可全部还田,有利于改善土壤有机质、建设高标准农田,促进化学肥料减量、减少碳排放。
“禁止焚烧秸秆,保护生态环境”“严禁露天焚烧秸秆,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绿色生活、人人共享”在海口市郊的各乡镇主要道路两旁,随处可见秸秆禁烧宣传标语。
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海南已实现对秸秆及树木枝条、瓜果藤蔓全覆盖处理,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86%以上。2023年海南省计划建设海口市琼山区、文昌市、屯昌县3个全国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区)、12个秸秆综合利用展示基地,实现疏堵结合推进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
在琼山区三门坡镇秸秆综合利用收储点,工作人员利用粉碎机,将树枝变成生物燃料颗粒。
目前全省已安装监控点位756路,并全部接入省社管平台,监控覆盖农耕地面积2.6万平方公里。下一步,我省将强化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今年秸秆综合利用率将稳定在86%以上。
海口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海口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作物秸秆收储点建设,按先建后补的原则,对每个收储点补贴30万元,并配置相关机械设备;支持村集体或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各类经营主体参与农作物秸秆收储运产业,积极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事收储运工作。2022年海口秸秆综合利用量11.65万吨,综合利用率90.81%,高于省下达指标任务4.81个百分点,到2025年,全市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预计将达90%以上。
海口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海口还将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相关普法宣传,增强农民禁烧秸秆的法律意识,从源头上实现秸秆“以用促禁”,同时扶持绿色产业发展,带动更多农户成为绿色循环农业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