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杀屠神隆冬时节,北方的室外一片萧瑟,但在郓城县武安镇阳光花卉有限公司与山东省农科院共同打造的种植示范区内,五颜六色的鲜花竞相斗艳,花香四溢,花农正忙着剪枝、管护、打包,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近年来,山东省农科院“三个突破”休闲农业研究所工作队立足郓城县花卉产业,积极服务花卉企业,聚力打造 “科研院所+地方政府+企业+农户”产学研一体化产业合作模式,实现花卉从品种到技术,从标准化生产到保鲜销售的全链条高质量发展模式。
花卉产业发展中寻苗难一直是要解决的问题。为推动郓城县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三个突破”休闲农业研究所团队根据郓城气候、销售特点,大力筛选培育市场前景好、生长管理简单、单位效益高的设施花卉种类,作为推进花卉产业发展的“源头动力”。
在武安镇阳光花卉公司,“三个突破”休闲农业研究所团队通过为企业解决培养基配方改良、组培室环境控制、并提供蝴蝶兰病毒苗检测技术的支持等方面问题联合开展蝴蝶兰新品种选育工作。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结合企业实际生产规模和产业需求,共同开发筛选具有市场发展潜力的蝴蝶兰新品种“鲁卉斑马”,“鲁卉斑马”具有抗病性强、花色靓丽不易褪色等特点,造型线条优美,花序排列佳,具有较强的空间立体感,艺术盆组效果尤为突出,具备良好的市场效益,目前该品种已提交到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办。
在坡里何庄示范园主干道景观带,开展大丽花秋冬露天栽培试验,首次尝试利用高强度、高透光水晶PO膜提高透光及保温效果,建造便捷式拱棚,并在棚内采取开沟引水等农艺措施,达到防风防冻并延长花期的效果,可实现切花经济收益2000元每亩。
两年来,“三个突破”休闲农业研究所团队充分发挥链长制、专家工作室等机制平台作用,积极与当地花卉企业、种植户对接联系,做好科技服务与培训,组成利益共同体,共建试验示范基地,联合申请科研项目,持续推动花卉企业创新发展,实现花卉产业提质增效。
针对水堡乡卓超农业综合开发公司、武安镇阳光花卉有限公司从事观赏凤梨生产的现状,协助企业制定种苗繁育方案,提高种苗的一致性和生长势,提升种苗质量,有效降低花卉企业的种苗成本。
针对生产技术薄弱问题,“三个突破”休闲农业研究所团队组织相关专家,围绕牡丹芍药、蝴蝶兰、月季、紫花苜蓿等14个花、草品种,针对郓城花卉产业链常见问题、农民的需求、企业的技术难题,梳理总结了134个科普问题,完成3.24万字书稿,免费提供给相关种植户和企业,并大力开展种植技术科普培训,助力郓城花卉产业标准化生产、持续高效发展。
鲜花销售最重要突出一个“鲜”字,“三个突破”休闲农业研究所花卉团队协助郓城花卉企业利用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减少了周转流程,使鲜花从采收到花瓶的时间被缩短到24小时内。目前,郓城兴于玫瑰公司已基本实现玫瑰鲜切花产地直销—电商直达的销售模式,单支玫瑰花的出售价格比以往批发零售,增收0.5-1元。
牡丹是中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花大色艳、富丽端庄、雍容华贵,素有“花中之王”的美称,而菏泽素有“曹州牡丹甲天下”的美誉,“三个突破”休闲农业研究所工作队来到郓城调研后将牡丹作为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突破点。
牡丹花期集中且短暂,在每年的4月中下旬至5月开放,自然花期错失了春节期间巨大市场需求。为了提高牡丹的观赏价值和生产效益,“三个突破”休闲农业研究所团队结合郓城阳光花卉公司,以紫二乔牡丹为催花品种,采用促成栽培花期调控技术,指导企业使用新技术,实现盆栽牡丹在元旦、春节期间盛开,每个牡丹培育大棚年增收20万余元。不仅为春节增添了浓郁的节日氛围,更是郓城花农的一条产业致富路。
针对牡丹喜阴的习性,“三个突破”休闲农业研究所团队通过轻简化复合种植(套种鲜食玉米、芝麻、秋葵等作物)、林下种植等模式,开展观赏牡丹、切花芍药标准化林下种植技术研究,以及牡丹高效生态群落药--粮、药--药间轮作技术,增加土地复种指数,实现一年两熟,每亩可增产增收1500元--2000元。
借助科技的力量,“三个突破”休闲农业研究所团队深入发掘牡丹文化,在山东农科院郓城科技示范园核心区以《盛世牡丹》为主题规划了设计图及种植方案。《盛世牡丹》主题区以“一心九瓣”为主题,涉及牡丹芍药品种100余种,设计精品园、观光园、画廊园、种质资源区以及自育牡丹新品种的展示示范区,构建集休闲观光、研学科普、种质资源保护于一体的功能型牡丹生态园,进一步助力牡丹产业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以牡丹产品提质增效为主,联合我院农产品加工与营养研究所相关创新团队,建设药食同源农产品主要功能性成分基础数据库以及功能学评价数据库,为精准营养与科学膳食提供理论支撑,为开展牡丹产品深加工,拉长牡丹产业链提供数据支撑,更好的打响菏泽牡丹产业品牌。”山东省农科院休闲农业研究所所长王绛辉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