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6年的总理生涯周恩来时刻不敢松懈唯独有一次竟提出了辞职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5/1/18 20:18:15 | 【字体:小 大】 |
品色家园“周总理办事极为认真,向他汇报工作,说‘大概’、‘可能’、‘差不多’这些字眼,是注定要挨批评的。他要求汇报一定要准确、实在,决不能模棱两可。有时我们自以为准备得充分又充分了,可总理深入地从不同角度三问两问,又能把我们问倒。这时总理总是态度温和地说:汇报得很好,那几个问题你们再下去调查核实一下。”
这是曾指挥过上甘岭战役,后又担任云南省委书记、国防部长的口述回忆。
在他印象里,周总理对数字十分敏感,尤其是其记忆力和心算速度比他们这群年轻人都要好,比如某个朝代距今多少年,某个国家面积是多少、人口有多少,从亩换算成公顷,从市斤换算成斤等等,往往他们用计算机还没算出来,周总理已经说出了准确数字,而且每次都是几乎分毫不差,这令他打心底里非常佩服周总理。
事实上跟有过相同感受的,还有很多很多,他们在总理去世后,回忆起当年与周总理一起工作时的情景,挂在嘴边的总是那句话,“总理对工作是那样的认线年国务院总理(最开始叫政务院,1954年改名国务院),“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应该说,最开始那一两年,相对来说是局势最乱,经济最差,政府管理经验最薄弱,人民自治意识最茫然的阶段,身为新中国的“大管家”
也许正是因为开国初期过于忙碌,因此在当年末首次出访苏联的时候,身为外交部长的周恩来竟没有同行,直到中途突然“召唤”,他才匆忙乘火车赶去苏联,接替进行后续谈判,而在签订完《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后,又匆忙赶回了北京。
在1981年的回忆,在他印象中,周恩来在开国那段时间,大小事务,方方面面都考虑得十分周到、细致,不少党外人士纷纷称赞,中国真是“煞费苦心,十分周到”。俗话说“打铁还须自身硬”
亲自主持起草了所有政务院管理条例,包括《政务院组织条例》《政务院及其所属机关组织通则》等等,这些都是内容十分枯燥繁琐,需要反反复复修改的条例,周恩来虽然身兼多职,不过依然亲自主持起草,在他看来,无论做任何事都必须有章可循,这些条例是基石、是底座,他必须亲自把控。
|
|
栏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