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8新英雄天蓝水碧,绿树成荫,漫步在津城大街小巷满眼绿意,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一幅幅生态美图频频霸占天津市民的“朋友圈”,清新靓丽的城市景观为人们增添了幸福和惬意。
今年以来,天津不断优化城市布局,实施一系列拓空间、提品质的工程项目,从群众身边的“小事”入手,在生活环境品质塑造上下足“绣花”功夫。坚持绿色理念,积极推进城市绿化建设,发挥园林绿化释氧固碳的作用,着力打造健康城市环境,持续提升城市生态绿化品质。加大口袋公园建设力度,推进“植物园链”建设,让“推窗见绿、出门进园、街角遇绿”成为市民的生活日常。
“九河下梢天津卫,三道浮桥两道关”,位于南开区密云路的南运河文化公园北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运河的南运河部分,以中式古典风格为主,属于口袋公园,自今年“五一”开放就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园。
游客们可以观赏传统园林,感受运河文化,体验智能健身,畅玩游乐设施,这里成为备受市民欢迎的新晋热门公园。
“运河边凉爽,空气好,在这遛弯儿心情愉悦,每天傍晚到公园散步已经成了一种生活习惯。”一位按时到运河边赏景“打卡”的市民说道,前来散步的人成群结队,南运河公园已经成为附近邻居们茶余饭后休闲娱乐、健身锻炼的场所之一。公园分为主入口景观标识区、运河文化体验区、传统园林观赏区、健身运动休闲区、儿童活动游玩区,以及停车管理区六个主景观功能区,构建“多植物、多层次、多色彩”的滨河绿色廊道。
南运河文化公园注重运河文化传承保护,在运河文化体验区结合南运河独特文化,沿河岸设计了带状文化景观和大运河文化景墙,以浮雕方式图文并茂讲述运河文化的兴起和发展过程。植物景观方面栽植常绿乔木130余株,落叶乔木600余株,花灌木类460余株,修剪球类270余株,铺设草坪6600平方米,体现自然生态景观的绿色渗透性、鲜氧过滤性、色彩季相性,营造出如诗的意境。茂密的绿树、清雅别致的园林景观,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欣赏、拍照留念,大家在智能健身的同时还能一览南运河的风采。
在打造绿色高品质生活的过程中,我市城市管理部门充分吸纳市民的意见建议,谋划布局口袋公园选址、开工等事宜,在打通提升公园服务半径的同时,打造百姓身边的公园,让百姓开窗见绿,出门进园,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氛围。
昨日,市城市管理委园林建设处处长曹勇介绍说:“我们在口袋公园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推动督导作用,抓好工程建设各个环节的组织推动落实,及时掌握工程建设进度情况,切实把口袋公园建设抓早、抓实、抓细、抓好。截至目前,今年已开工建设口袋公园55个,其中已完工40个,其他项目正在推进工程建设,计划年底前全部完成。”
今年我市重点打造的“一环十一园”之一的新梅江公园,已经正式对游人开放,绿荫环抱,水岛相依,仿佛一条绿色长廊纵贯南北,成为市民赏花游玩的新打卡地。
虽然夏季多雨,但因公园透水铺装率达到70%以上,且通过巧妙的竖向设计,将道路、广场、建筑、绿地的雨水引入植草沟、旱溪、雨水花园等海绵设施,不同的海绵设施之间通过竖向或管线连接,雨水最终汇入公园水系,做到小雨不湿鞋、大雨不积水。
天津碧海海绵城市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马良说:“公园北端同步实施了洞庭路泵站2号雨水调蓄池工程,泵站雨水通过调水管线引入调蓄池,经调蓄池沉淀处理后排入人工湿地,人工湿地生物净化后最终流入公园水系。公园对周边排水分区初期雨水的净化、消纳和利用,全方位实现了区域海绵城市建设的整体功能。”
以外环绿道为纽带串联打造11个植物公园,形成城市“一环十一园”的“植物园链”,是天津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工程。
“一环十一园”规划建设突出绿色生态和科普教育相融合,11座公园各具特点,集观赏、休闲、娱乐、科普等功能于一体,充分展现植物园生命力,既是城市公园的组群,还是“植物园链”。宜林则林、宜湿则湿、宜水则水,11座公园顺应自然规律,充分利用现有自然条件,不做大拆大改,建设注重“物”的设计和“人”的感受相融合,坚持生态大绿、自然天成,保留公园的自然美、天然韵、生态味。
据介绍,截至今年上半年,“植物园链”之一的柳林公园一期已开工建设,按照计划推进景观栈道、晴云站台等景观小品基础、园路透水混凝土铺设、仿石砖铺设、西、北侧停车场铺装等建设内容,柳林公园一期种植乔木4192株,月季2598株,计划今年10月实现开放。柳林公园二期现一标段现场拆迁已完成,贝壳活动馆正在进行桩基施工。新梅江公园建设有序进行,其中南段工程已于4月28日完成竣工验收并开放,北段工程正在施工中,种植乔灌木39555株。
近年来,天津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高度融合的绿色发展之路,人民群众的生态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曲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