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颖整容审安老人在《茶具图赞》中描绘的“十二先生”,正是宋代饮茶用具简化版的拟人化。审安老人赐予它们姓名与字号,又给它们冠以官名,以此展现它们的质地、形制和作用,读来很有意思。
了解这形象有趣的“十二先生”之后,我们就能够大致理清宋代饮茶的流程,也许你还能体会到,饮茶一事到了宋代,已经走向了艺术。
指的是炙茶用的茶笼,是烘具兼贮具。姓韦,表示它是由竹子编成的,与成语“韦编三绝”中的“韦”相近。名文鼎,字景旸,表示它能生火。号四窗闲叟,表示它的形制,四面通风。官名“鸿胪”音近“烘炉”。秦汉时,鸿胪主掌接待宾客之事,隋以后渐变为礼仪之官。
指的是碎茶用的槌、杵、臼。姓木,表示它是木制的,多用橘木。名利济,字忘机,号隔竹居人。官名“待制”,原意为轮流当值以备顾问。使用时,饼茶放在臼底部,杵在其上,然后用槌击打杵,使饼茶破碎。
指的是碎茶用的茶碾。姓金,表示它以金属制成。名研古、轹古,字元锴、仲铿,号雍之旧民、和琴先生。官名“法曹”,表示它的碾茶职能。曹是古代郡县的属官。
指的是茶磨,同样是碎茶用具。姓石,是因为它由石头制成。名凿齿,字遄行,号香屋隐君,表示其器物形制、运作特征。官名“转运”,表示其运作特征。唐设江淮转运使,经理江淮米粮、钱币、物资的转运。宋初改置专职的诸道转运使,掌管军需,督察地方官吏。
指的是取水用的瓢或水杓。姓胡,与“葫”同音,表示它是用葫芦制成的。名惟一,字宗许,号贮月仙翁,表示它的形制和特征,源出苏轼的“大瓢贮月归春瓮,小勺分江入夜瓶”。官名“员外”,即员外郎,唐六部下设各司副职。“员”与“圆”同音,暗示其形制。
指的是筛茶用的罗合。姓罗,表示筛网是罗绢质地的。名若药,字传师,号思隐寮长。官名“枢密”与“疏密”同音,表示筛网的形制。唐代以宦官充枢密使,掌中枢机密。宋代枢密院和中书省号称“二府”,负责军国要政。
指的是洁具茶帚。以宗为姓,与“棕”同音,因为它是用棕丝制作的。名子弗,字不遗,号扫云溪友,表示它的清扫职能。官名“从事”,指汉代刺史的佐官,这个职位在宋代被废了。
指的是承接茶盏的茶托。复姓漆雕,表示它的质地。名承之,字易持,号古台老人,表示它的功能。“秘阁”是官署名,为藏经史图书和历代御制典籍之地。宋代也有“直秘阁”官职。
指的是饮茶用的茶盏。姓陶,表示质地。名去越,字自厚,号兔园上客,表示非越窑所产、壁厚,也就是指产地建窑和产品兔毫盏。官名“文”,即文学,汉时州郡及王国都设置。“文”与“纹”同音,暗示它有花纹。
指的是烹茶、注汤用的汤瓶。姓汤,表示它与热水相关。名发新,字一鸣,表示点茶后茶显色,点茶出水时呜呜有声。号温谷遗老,表示它的烹茶功能。官名“提点”,表示它的点茶功能。宋代设各路提点刑狱公事,掌司法、刑狱、河梁等事。
指的是调拂茶汤用的茶筅。姓竺,表示它是竹制的。名善调,字希点,号雪涛公子,表示它能够调拂茶汤沫饽,起雪涛之势。官名“副帅”,点明它是为汤提点服务的。
指的是洁具茶巾。姓司,与“丝”同音,表示它是丝织的。名成式,字如素,号洁斋居士,表示它的职能。官名“职方”,暗示它是方形的。隋初有职方侍郎,唐宋兵部下有职方司,掌舆图、镇戍、征讨等事。
宋代点茶主要有六步,分别是炙茶、碾茶、罗茶、候汤、熁(xié)茶、点茶。
宋代流行的斗茶是重在观赏的综合性技艺,每个步骤都需要熟谙精究。其中,最关键的工序就是点茶,包含提点和击拂;最精彩的部分就是汤花的显现。
宋徽宗赵佶在他的《大观茶论》中提到了点茶的三种方法:一是静面点——取茶末到碗中,沿碗边环绕轻轻注入沸水,再用茶筅轻轻搅动融合,没有产生明显汤花;二是一发点——取茶末到碗中,将沸水冲入,击拂用力过重,汤花乳沫易散;三是融胶法——先将碗中茶末调成糊状,然后将沸水环绕冲入,再用茶筅搅拌均匀,涉及七汤点茶法,这是他最推崇的。
篇幅有限,今天的介绍就到此啦!各位茶友对宋代饮茶有什么想要了解或者想要补充的,可以留言告诉大家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