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刚光疗裤“如何融合政府、金融机构以及当地群众的力量,打造地方优势特色产业,帮助脱贫人民持续增收,是关键问题。”近日,在第二批主题开展期间,财联社记者在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组织下深入贵州遵义,从“吉他之都”和“万亩茶海”中了解到当地金融服务助力小微企业发展、普惠金融助力
在正安县,有这样一群外出务工村民,他们在家乡优惠政策及金融资源的支持下,返乡创业探索出一条完整的吉他制造产业链,集多方之力打造了目前全国乃至全球最集聚、最规范、最大的吉他生产基地“正安国际吉他产业园”,大幅带动了当地产业、经济发展。
在湄潭县,有着目前国内最大的连片茶园,被称为“中国茶海”。在这一特色优势产业基础上,当地金融机构相继为从茶苗到茶叶的全产业链条持续提供金融资金支持和保险风险保障,巩固提升“茶产业”经济效益,帮助脱贫群众持续增收。
从“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到“中国吉他制造之乡”,从“湄潭茶场”到“中国茶海”,这其中少不了地方政府助力的全方位政策扶持,也是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对民营经济赋能的重要体现。
“2013年园区建立之初,一家名为‘神曲’的吉他公司从我们营业部总经理手中申请了第一笔80万元的贷款。当时给予的贷款额度不是很多,后来慢慢从100万、200万到500万、900万,逐渐把这些企业支撑了起来。”正安农信联社理事长周正告诉财联社记者,从吉他产业园成立以来,正安农信累计支持了62家企业,累计贷款约9亿元,其中包括31家吉他企业,累计贷款3.4亿元。
正安县从2013年开始发展吉他产业,依托各项优惠政策及金融支持,吸引了广东、福建等发达地区多家吉他制造企业入驻产业园。其中,娜塔莎便是于2019年从广州搬到正安的一家乐器制造公司。据娜塔莎厂长李启旺介绍,公司搬迁过来,正安县委政府给予其厂房“三年免租、两年减半”的优惠政策;同时,正安农信也给公司发放了利率为4.5%的300万纯信用贷款,对其在正安落地扎根给予了极大的资金支持。
李启旺还透露,随着公司规模逐渐扩大,娜塔莎也在增加研发琴弦的生产线,填补园区吉他配套企业的空白。对此,去年11月份,工商银行正安支行也向娜塔莎发放了200万纯信用贷款,贷款利率为彼时LPR的基准利率。
实际上,正安吉他产业园中企业的贷款几乎全是纯信用贷款。据周正介绍,园区内企业的厂房都是政府免租金三年提供的,大多很难提供抵押物。银行通过对企业的了解深度,来决定放款的额度和速度,从而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问题。
“我们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监管体制。一方面,我们会按季通报每家机构在本季发放小微民营企业贷款的情况并督促落实指标,加大贷款增量、增速,控住不良率。另一方面,我们有针对小微民营企业授信尽职免责制度,鼓励放心大胆支持小微民营企业发展。”金融监管总局遵义分局局长李云峰表示。
据李云峰介绍,围绕支持正安县集聚发展吉他产业,各金融机构先后支持信贷资金近52亿元,不仅帮助建成近80万平方米产业园标准厂房,还配套建成了移民安置房、公租房、医院、学校等。同时机构加大产品和服务创新,通过“贵园信贷通”“小微快贷”等特色产品支持吉他企业起步加速、做大做强。截至目前,累计向吉他及其配套产业企业授信8.05亿元,贷款4.3亿元;辖内机构累计为吉他产业企业提供责任险和意外险风险保障1480万元。
“下一步,遵义分局将继续引导金融资源支持正安吉他产业做优做强,探索拓宽专利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抵质押、工业园区厂房按揭等贷款方式,推动正安吉他文化产业园标准厂房及配套设施补充完善,努力把正安国际吉他产业园打造成‘中国唯一、世界一流’的吉他文化产业园,为全面推进提供有力金融支撑。”李云峰表示。
在金融行业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和风险保障下,短短数年间,产业园区入驻企业已达175家,从单一的吉他生产发展到现在的销售、物流、培训、箱包等配套产业,基本形成了闭合的全产业链,同时正安吉他年产销也从20万把到突破600万把。
值得一提的是,金融的杠杆作用在服务吉他产业链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过程中得到了极大的体现,同时吉他“小产业”也进一步撬动了正安“大发展”。 据了解,正安吉他产业的兴起带动当地就业近1.7万人,解决了1400余贫困人口就业,有效保障了6800人稳定脱贫。“尤其是从大山深处搬迁出来的同胞们,能够在吉他产业园稳得住、有工作,甚至能致富。”
“茶叶在我们群众心中就是‘绿色银行’。一个普通的茶农背早上背着茶篓上山采茶,一天下来一两百块钱就揣到包里去了。”谈及当地茶产业优势,农商旅发展集团总经理罗国波颇为自豪:湄潭全县拥有茶园面积60万亩,以经济价值较高的单芽来说,一亩茶树每年可产单芽茶300至350斤,(按每斤30元的收购价格)每年能使茶农获得9000到10500元的收益。
“湄潭流传一句线度’。放眼全世界,产茶最集中的地段都是在北纬27度,而湄潭正处在这个位置。”据介绍,湄潭高海拔温差相对较大,并具备多云雾的气候优势,非常适合茶叶生长。但同时,茶树也怕“倒春寒”。早春,当温度上升到10C以上时茶树开始发芽,在遭遇“倒春寒”的寒流袭击时,新发的茶芽很容易冻伤,从而对茶农造成不小的经济损失。
针对这个问题,太保财险湄潭支公司创新提供了茶叶低温为茶农“保驾护航”。太保财险湄潭支公司经理欧杨告诉财联社记者,该产品是在每年2月15号到4月30号“倒春寒”期间的一个低温气象指数保险,主要以气象局的温度来衡量理赔,而不是以损失来赔付。“到达0度就表示事故发生,8天为一个周期,按照8天内的最低温度来赔付,每亩最高赔付达1200元。”
据欧杨介绍,其公司自2020年开始为农商旅集团提供保险服务至今,累计承保茶叶种植保险15.06万亩、茶叶低温保险5.76万亩、高粱种植保险0.76万亩,共计21.57万亩;共计提供风险保障2.08亿元。对农商旅集团旗下茶叶、高粱因低温、病虫害、干旱、暴雨等灾害发生的损失,累计赔付了452.64万元。其中茶叶种植赔款391.26万元、茶叶低温保险赔款41.82万元、高粱种植保险19.56万元。
除上游茶树种植企业得到保险风险保障之外,湄潭农商行也为茶苗到茶叶的全产业链条持续提供金融资金支持,有效解决了小微企业、茶农贷款无抵押的困难。
湄潭农商行副行长秦勇告诉财联社记者,该行于2021年制定了“茶链贷”供应链贷款实施细则,探索新型互利共赢的产业发展合作机制。将兰馨茶业公司作为核心企业,为其上游涉及原料收购、生产加工、销售等一系列过程的供应链提供金融服务,累计向兰馨茶业发放贷款2.8亿元。2022年兰馨茶业销售收入1.3亿元,营业利润620.32万元;固定从业人数100余人,生产季雇佣临时工人200余人,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60余户。
“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在巩固提升优势特色产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进一步帮助脱贫群众持续增收,实现了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据李云峰介绍,随着产业链持续壮大,湄潭县现有茶叶企业已达781家,众多茶企为全县大量易地搬迁群众、各类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岗位。脱贫攻坚期间,湄潭茶产业覆盖了5个贫困镇、64个贫困村。受益贫困户5404户17800人,占全县贫困人口的40.7%,涉及茶园面积85057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