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罗戒茶园与茶园之间、农户与农户之间生产的茶叶多种多样,品质很难保证,不符合国内外市场的需要。
因此,适度规模化种植不仅可以确保茶叶质量,提高茶叶的商品质量,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茶叶市场竞争力,更重要的是便于先进技术的应用,实现标准化生产。
另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除了一般的饮茶以外,人们越来越关注茶叶的营养品质和安全卫生,国家也相应出台了一系列与茶叶生产和加工有关的质量标准。
要达到优质茶叶质量标准的要求,必须实行标准化栽培,严格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才能生产出符合质量标准的茶叶。因此,优质茶叶的生产应该提倡规模化种植和标准化栽培。
为此,茶区一方面要坚持并完善现有模式,另一方面要着力探索更为适宜的新模式,坚持“政府推动、市场引导、龙头带动、农民实施”的发展思路,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进茶叶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
加大对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产品质量认证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农业重点项目建设步伐,大力实施标准化茶叶生产,引导茶叶基地严格按标准化要求生产,确保基地生产出“优质、安全、高效”的产品。
加快茶叶质量认证步伐,引导已达到一定规模、实施标准化生产、产品质量达标的茶叶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及时申报产品质量认证。加强对已取得认证的产品质量监管,确保茶叶基地产品质量安全。
注重茶叶龙头企业的规范带动发展,将分散的农户联合起来,由茶叶龙头企业根据市场需要,带动农民整合茶叶资源,实施标准化生产,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标准化、产业化发展模式,有效解决了茶农增产不增收、产品销售难等难题,实现了企业农民互惠双赢。
加大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及茶叶质量安全相关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力度,进一步提高生产技能和安全生产意识。从茶园管理、鲜叶采摘、生产加工、储存销售,这一整套过程都严格按照一个标准(比如说生态、无公害或者有机)体系来执行,就可以达到茶叶标准化生产,可以先小面积试行,可行后慢慢扩大标准化的范围,达到规模化。
当前茶叶品牌较多,厂家多,同一级别的茶叶品牌好几个,且企业间各自为阵,难以形成竞争合力。另一方面,茶叶公用品牌和企业自有品牌的融合开拓与促销力度不够,品牌创建缺乏长远规划,宣传投入少,推介力度不大,品牌资源建设亟待加强。
因此,通过“一茶一品”的发展路子,使用统一的品牌,整合资源,是提高茶叶品牌知名度,提升茶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一是要找准茶产业的区域优势,清晰规划,整合资源,借鉴经验,打造茶产业区域公用品牌,提升茶产业区域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是关注品牌文化差异性建设,凸显茶叶区域特征、文脉体系、品牌理念、品牌文化等,引导茶产业从“产地品牌”到“产品品牌”向“企业品牌”延伸,形成茶产业名茶——名牌——名企的完整品牌体系。三是整合各级各方力量,充分发挥茶文化扩大效应,打造全国知名的区域性茶叶公共品牌,提高品牌效益,提高市场占有率。
我国茶叶产业当前所遭遇的问题,和外部环境的欠缺有着很大的关系。受法制建设落后以及市场监管乏力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茶叶产业在发展中暴露了许多问题,茶叶企业违规乃至违法的现象屡见不鲜。
政府部门在行政执法中既存在着没有有效依据的问题,也存在着监管力度不足的问题,导致茶叶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始终无法有效克服。对此,我国需要采取好相应的措施。
首先,完善法制建设。法制建设需要具有全面性、发展性,才能有效保证茶叶茶叶外部的市场环境。对当前我国茶叶产业的立法工作而言,要点有三。
市场主体立法是市场准入立法中的关键环节,也是世界贸易组织各成员国最为关注的内容之一。对国际贸易而言,市场开放是自由贸易的前提。
当前,我国市场主体立法仍然处于较为滞后的状态,除了国有企业、合伙、独资以及个体户具有明确的适用法律外,其他茶叶市场主体,比如茶叶协会以及茶叶股份合作企业并没有明确的适用法律,这对贸易纠纷的处理带来了比较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必须借助立法的形式来规范这些市场主体的组织形式和经营秩序,赋予其贸易纠纷起诉主体资格。
技术是保证品质的根本条件,我国作为茶叶大国,尽管有着全世界最为多样的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但在技术的规范性、标准性、安全性上存在着很大的不足,极大地制约了我国茶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就以农药使用为例,我国茶园种植中的不少农药均属于国外禁用农药,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所以 CAC 标准为例,我国 10 项目标准并未设置。
因此,立法工作需要重视技术立法,从国际标准体系出发,不断提升我国茶叶生产、加工技术规程以及茶叶物流、贮存标准的法制化水平,为茶叶产品更好地参与到国际市场的竞争扫清障碍。
在当前的国际贸易中,农产品的检疫措施已经成为影响贸易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农产品检疫成为主流。
相比于欧洲,如英国、德国,我国茶叶检疫措施与制度仍然存在着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这也是欧盟得以实行绿色壁垒的前提。因此,在立法工作中,我国需要将茶叶检验检疫立法作为重要内容,补充修改现行的茶叶检疫技术规章与标准,将其提升到法规的层面,逐步克服茶叶检疫中的粗放式问题。
立法要围绕茶叶检疫的方法、标准、手段等开展,细化茶叶检疫的操作规则,涵盖茶叶种植地的基本条件、土壤农残及重金属定期检测、农药和肥料使用管理以及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等多项内容,确保茶叶检疫工作的全面性。
不仅如此,我国更要理顺茶叶检疫的管理机制,严格按照国际通行做法,实施内外检验检疫的统一管理,不断提升我国茶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我国虽然是茶叶生产与出口大国,但茶叶品质却参差不齐。国内、国际茶叶市场的关联度日益提升,内外茶事纠纷呈现出高发的态势,对我国茶叶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我国在加强法治环境建设的同时,更要严格市场监管,并从以下三点出发:
不少地方将产品农残检测作为重点,实际上,这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措施。规范生产才是从源头上保障产业品质的根本措施。
我国需要加强茶叶安全生产的知识普及工作,向茶园以及广大农户普及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技术,不断提升茶农、技术人员的质量意识与环保意识。地方政府要定期安排专人检测茶园环境,确保茶叶生产基地的土壤质量符合茶叶生产的要求。
近年来,茶叶生产中出现了新动向,无公害茶、有机茶、绿色食品茶等成为市场的宠儿,相比于一般茶叶而言,无公害茶、有机茶、绿色食品茶的附加值更高,更能提高茶叶的综合经济效益。
受茶叶品质把控不严的影响,我国绿茶在国际市场存在大起大落的情形,茶叶出口价格极不稳定,极大地损害了国家利益。针对茶叶市场发展中存在的种种不法行为,要加大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对以次充好、盗用地理标志的行为,予以罚款、吊销执照等处罚,加大违法者的违法成本,净化茶叶市场。
另一方面,结合我国茶叶市场发展的实际需要,探索茶叶监管新机制,做好执行监管队伍与措施的整合工作,突破原有监管体制的局限性,确保监管措施的推行。
茶叶产业本质上属于弱质产业,自我发展能力极为薄弱。不仅如此,影响茶叶产业发展受的因素的较多,除了最为基本的资源条件、技术水平、管理能力外,宏观经济政策、基础设施状况等,同样对茶叶产业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
当前,我国茶叶产业“小而散”的状况并没有彻底的改变,仅仅依托茶叶企业自身,无法实现茶叶产业发展壮大的目标。政府要立足于区域茶叶产业发展的历史资源以及优势,加强政策制定与扶持,不断提升茶叶产业的竞争力。
比如,优化产业布局。产茶大区可以将茶叶产业作为区域产业发展的战略性产业,提高茶叶产业在区域经济中的重要性,着力提升产业化经营能力,使茶叶产业从传统的分散、薄弱性产业,向整合、优势产业发展。
又比如,完善外部政策。茶叶产业发展中涉及到的因素比较多,最为重要的便是土地,政府要利用土地流转的良好条件,理顺产权关系,推动零散茶园向有技术、资金的个人手中集中,优化资源的配置。
政府要集约财政资源,重点从茶叶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出发,给予倾斜扶持。首先,加强茶园及其周边基础设施的建设。现代化的茶园是茶叶增产的物质基础,农户自身资金不足,无法承担现代化茶园的建设重任,且农户的分散性特点也制约了茶园的建设效果。
政府要以区域为重点,加强茶园现代化建设的财政扶持力度,构建系统性的防灾保障体系,重点加强茶园种植中的常见病虫灾害测报网络建设,推动无公害化示范标准基地等的建设效果。
其次,加强重点茶区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便利茶叶交易与运输,有效降低茶叶企业成本。再次,加强茶树良种繁育和推广的财政扶持力度。
优良的品种是确保茶叶品质的前提条件,农户乃至茶企自身的技术条件能力有限,政府一方面要设置专门的茶叶品种研发基金,对龙头企业予以重点扶持,鼓励重点企业带头开展优良茶种的培育工作。
一方面要扮演好中间人的角色,在茶企与科研机构,如农业院系以及农科所之间建立密切的联系,发挥好专业化的科研机构在茶种培育中的专业优势,实现优良茶种培育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最后,加强检验检测仪器配备的财政扶持。我国茶叶产业发展中面临的一大问题是农残超标,而落后的检验检测技术则是农残超标率高居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政府要帮助茶企配备完善的检验检测仪器,同时可以建立区域性茶叶检验检测中心,通过硬件设备的优化助推茶叶品质的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