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关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2007年中央财政将继续稳定和完善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加大直补力度。按中央1号文件要求,2007年各地用于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的资金要达到粮食风险基金的50%以上。目前,中央财政已将今年粮食风险基金中央补助款173亿元提前拨付至各省,各地正陆续兑付粮食直补资金,促进当前粮食生产。
这位负责人介绍,严格的管理制度、可靠的补贴渠道确保了粮补资金的顺利发放。2004年至2006年全国共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390亿元,使7亿多种粮农民直接受益。2006年,为稳定农民种粮收益,中央财政新增补贴资金120亿元,对种粮农民柴油、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增支实施综合直补。这120亿元加上粮食直补资金142亿元,使当年对种粮农民的补贴达到262亿元,较上年增加130亿元,增长98%,7.28亿种粮农民直接受益。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按政策要求,对种粮农民的直补资金须实行专户管理、财务公开、村级公示、补贴旬报、档案管理等严格的管理制度,确保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农民手中。向种粮农民兑付补贴资金,原则上采取“一卡通”或“一折通”的方式,直接兑付给农户。
为进一步规范补贴管理,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批示精神,财政部正在建设我国第一个以每户种粮农民为管理对象的大型网络信息管理系统——中国农民补贴网,逐步实现对每户农民所有涉农补贴资金的规范化管理。补贴网建成后,我国将首次建立涵盖每户种粮农民基础信息、耕地信息、种粮信息和补贴信息的大型数据库,各级政府可以随时查询每户农民的补贴兑付情况,实行补贴动态监管,广大农民也可以利用这个网络,对国家的涉农政策和补贴情况随时进行查询,将有效防止截留、挪用、克扣补贴资金现象的发生。
他说,近年来,国家通过各种渠道,安排大量资金支持解决“三农”问题。其中既有发放到农民手中的直接补贴,也有集中使用的专项资金。目前国家对农民的补贴,除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以及农业生产资料综合直补外,还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对退耕还林农民的粮食和现金补助、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等。
虽然就总量而言,我国现阶段对农业农民的各项补贴在农民收入中所占份额不大,但却体现了政府对“三农”的支持和保护,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农民的关爱。更主要的是,对农业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免除农业税收等惠农政策根本改变了国家与农民传统的利益分配格局,真正实现了国家对农民的“多予、少取”。这些实实在在的好处直接关系到每一个农民的切身利益,看得见、摸得着,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针对一些地区的基层干部建议把粮补资金改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合作医疗、化解乡村债务等,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强调,党中央、国务院明确规定,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资金必须直接兑付到农民手中,坚决杜绝任何形式的截留、挤占、挪用。
这位负责人表示,对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合作医疗、化解乡村债务等所需资金来源,各级政府均有投入。他说,目前,中央政府投资是中央财政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2007年,1304亿元中央政府投资方案已初步敲定,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投入将达363.9亿元,用于“三农”的投入约为650亿元。“十一五”期间中央政府的投资规模还将逐年加大。
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的补助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从2006年起补助标准提高后,地方财政增加的补助资金主要由省级财政承担,原则上不由省、市、县按比例平均分摊,不增加困难县的财政负担。2007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资金达到101亿元。
据介绍,在化解乡村债务过程中,由省级财政结合中央“三奖一补”政策,安排专项资金,建立偿债奖励机制,对增加财政收入、减少债务成效突出的县乡村给予奖励,支持基层推进化解乡村债务。目前,有关部门正按照国务院有关要求,研究制定清理化解乡村债务的具体政策,以推动全国清理化解乡村债务工作。(记者 朱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