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游之天下第一下载此前农业农村部宣布初审通过了中国首批37个转基因玉米品种和14个转基因大豆品种,预示着转基因主粮商业化种植在中国正在成为可能。多家机构预测,2023 年或将成为我国转基因种子种植元年。
“过去两三年,出于对物流和生产的担忧,许多企业为确保供应而囤积了大量产品,尤其是植保农药产品,在疫情管控结束后,全球的业务渠道和采购商都开始积极调整库存,今年整个农业科技行业都面临挑战。”11月19-21日,第37届中国植保信息交流暨农药械交易会在湖南长沙举行。双交会期间,科迪华农业科技(以下简称“科迪华”)大中华区总裁郑子勤表示。
对于这种市场压力,郑子勤表示,预计明年可能还会持续,但大家期望市场在明年下半年进入更加稳定的发展状态,企业才能开始将更多精力放在创新推进方面。
科迪华源于陶氏杜邦农业事业部,于2019年6月成为独立上市公司。前述的市场影响也体现在今年科迪华的业绩之中。
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财报显示,2023年上半年的种子业务净销售额为70亿美元,种子部门经营性EBITDA为21亿美元,增长8%,有机销售额增长9%。种子业务的表现远远抵消了作物保护业务下滑的不利影响,2023年上半年的作物保护业务净销售额约为40亿美元,科迪华作物保护业务净销售额和有机销售额均下降了9%。销量下降的原因是战略性产品退出、去库存、以及天气和农民采购延迟导致的季节性需求时间调整。
据郑子勤介绍,目前科迪华在北京、上海和中国台北设有3个办事处、3家合资企业和3个生产基地,拥有19个研发机构,并拥有超过数千家核心零售商。在中国市场,未来科迪华业务重点将继续放在技术创新和深度本地化上。
郑子勤注意到,近年来,中国农业领域快速转型,今年转基因种子放开、生物制剂逐步推广以及飞防和数字化农业飞速发展,在技术创新、智慧农业还是可持续种植运作方面,中国农业行业全面升级的步伐越来越快。
目前,科迪华也在密切注意转基因育种商业化在中国的进展。一直以来,中国监管部门在主粮作物转基因商业化方面,如玉米、大豆等推进比较谨慎。直到2023年10月17日,农业农村部宣布初审通过了中国首批37个转基因玉米品种和14个转基因大豆品种,预示着转基因主粮商业化种植在中国正在成为可能。多家机构预测,2023 年或将成为我国转基因种子种植元年。
据郑子勤介绍,预计到2023年,中国的转基因制种面积将从2022年的6.6万亩增加到10万亩以上。当这些转基因品种真正作为产品投入生产后,播种面积将有明显增长可能达到2700万亩以上,但与玉米的整体种植面积相比并不占比例很大。
从市场的需求来看,主粮作物转基因品种的商业化与市场需求直接相关。郑子勤表示,近两年来,整个玉米市场表现相对良好,因为粮价相对较高,农民越来越关注如何提高效能和收益。农民希望实现更高效和更低成本的种植,并期望获得更稳定可靠的产量增长。转基因技术的应用首先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
“这种需求对于现代规模化的大农户尤为重要,提高生产效率和有效防虫可以对他们产生更大的影响。在虫害严重、难以控制的情况下,转基因品种可以显著提高农户的种植效率和收益。前提是外界压力足够大。如果外界压力(编者注:外部胁迫)不够大,转基因和非转基因品种之间的差异对产量表现可能不会那么明显。”郑子勤表示。
那么未来随着政策落地,种子市场将会如何变化?郑子勤表示,根据行业内的消息,国内对于转基因商品化并非一下子全部放开,而是有序逐步进行商品化的过程。在一些国家大约三年左右就能够实现70%至80%的种植面积采用转基因品种。可以预见,在中国市场上前期的准备工作可能会更有序。
不过,按照目前的政策规定,目前在转基因批准主要以国内企业提出的方案为主。作为外资企业,郑子勤表示,转基因技术需要时间才能得到广泛应用。科迪华在东北的育种基地已经研发出许多新品种,虽然是传统育种方式,但这些品种是根据未来五到七年市场需求而投入研发的。根据我们的观察,在未来五到七年内,通过我们目前的产品研发和种质资源投入,我们有望与国内转基因技术的落地并驾齐驱。
此外,科迪华目前还正研发下一代种子产品,即通过基因编辑实现前所未有的产量、抗病性和耐受性等优良特性。“未来,基因编辑技术能够更加高效快捷地改变性状,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开发的种子不仅能够更有效地抵抗干旱和疾病,还能增加作物的维生素和营养素含量,延缓腐烂速度,对人类和环境保护具有多重益处。”郑子勤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