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的蛤蟆作品传遍全国,一时成为全国农业战线上的一面鲜红旗帜。毛主席的光辉批示,鼓舞着厉家寨人不断向前。他们发扬老愚公挖山不止的革命精神,年复一年,大搞土、水、林综合治理,使当地农田基本建设不断发展,粮食产量连年提高,迎来了繁荣新时期。
厉家寨前村主任徐根田回忆起六七十年代时的厉家寨时依然感慨万分:“毛主席的激励可不得了,为这里的干部群众指明了发展方向,让我们老百姓的眼界也变得更宽、干劲更足。吃饱饭,搞建设,成了那时候的发展主题。”
说起60年代厉家寨轰轰烈烈的整治大工程,一直以来都为后人所称道,在还不是机械化的年代里,厉家寨人靠着一双手、两个肩,一把镢头、一张锨,削平了11个岭头,填平了420多条大沟,拔掉了约7000多个石砦子,把“瓢一块、碗一块”大的7000多块零星薄地整成了约1200块大地,把5000亩耕地建设成了高产稳产田。
1960年厉家寨开始了“三化园田”的整理工作,公社领导带领社员开荒整田,植树固土,荒山野岭从此披上了绿装。农田水利建设实行山、水、林、田、路全面规划,综合治理,为以后的农田作业打下了良好基础。
1964年治山改水、围山河。在葡萄山上开挖一条环山截水沟。穿起15条山沟,劈出了长900米,宽2.5米, 深1.5米围山河。围山河的水与水库相通,这样既保存了水源,又可以防止山水冲毁农田,从此大山脚下的葡萄山成了花果山。
1964到1971年间,先后修建了龙潭、龙门、新愚公三座大型水库,解决了水源贮存问题,扩大了土地的浇灌面积,为农业的丰收奠定了基础。
1970年冬,厉家寨又提出了“向荒山要粮”的战斗口号,他们抗严寒、化冰雪,战顽石、破冻土。经过三个月的苦战,填平了大沟,拔掉了360多个石砦子,推上70000多车粘土。在新愚公们的手下,在荒山坡上整出了80多亩平展展的梯田。
厉家寨人傲立潮头、敢为人先的苦干实干精神在六七十年代也得到了全国人民群众的广泛肯定与认可。据史料记载,1957年至1965年期间,全国各地到厉家寨参观学习的人数达50多万人。
60年代,中国工农业同时树立了两面大旗——大庆和大寨。“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的口号响彻南北。而“大寨现象”的成功缘起便是厉家寨的农业模式。1958年、1965年山西大寨人前后两次前来厉家寨参观学习。1964年陈永贵在山东济宁作报告时称“厉家寨治山治水整地是我的老师”。由此可见,厉家寨敢为人先的开创精神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如果说,四五十年代是厉家寨困苦艰难的开创时期,六十年代是斗志昂扬的拼搏时期,那么到七十年代,厉家寨则到处呈现着社会主义新农村欣欣向荣的景象。正像当时群众所说的那样:“‘三化’园田布山岗,库塘连环渠成网,柏常青杨柳绿,花果满山稻谷香,电灯闪耀光灿灿,机器隆隆传四方,科学种田结硕果,荒山秃岭变粮仓。”
“到了七十年代,厉家寨种地打粮保丰收,再也不愁吃饭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当时的公社领带积极走出去,引进了产量更高的玉米、地瓜等农作物新品种,产量又翻了好几翻,老百姓的生活越过越富足。”徐根田告诉记者说,当时街头巷尾都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金皇后(玉米品种)、438(小麦品种),胜利百号大地瓜。”几种新品种的成功引种,为厉家寨农业发展又增添了一道增收屏障,从此揭开了老百姓高产丰收的新篇章。
在多灾的1972年,厉家寨亩产1010斤;1973年,战胜了几十年不遇的大旱,夺得了亩产1150斤的好收成。三年的时间里,向国家交售粮、油(花生)230多万斤,做到了粮油双高产、双贡献。
农业发展形式稳定向好,到1974年,厉家寨又积极响应国家“以粮为纲,发展多种经营”的号召,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当时厉家寨有一个副业大院,里面那叫一个热闹,粮油加工、副食加工,各行各业自给自足,生活水平又提升了一个档次,当时的多种经营就占到总收入的49.5%,四里八乡有啥需求都来这里,那可真是红红火火的。”徐根田自豪地说,“正是因为厉家寨这方水土上的人们觉悟高、眼光长远,坚信跟着党走不会错,所以才有了这样的场面。”
随着集体经济的日益巩固和发展,在七八十年代厉家寨机械化、电气化的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当时有汽车两辆、拖拉机八台,柴油机、电动机五十三台。还有抽水机、粉碎机、弹轧花机、榨油机、脱谷机等机械,耕地、粮食脱粒和农副产品的加工,基本实现了机械化。
忆往昔,看今朝。如今的厉家寨已经成为临沂临港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正在散发着与时俱进新的光芒。厉家寨的崛起与兴盛,正是因为这方人民的朴实长远和驰而不息的努力奋斗才成就了敢为人先的“愚公精神”,并且一直延续至今,成就了美丽富足的魅力临港。(宣传办报社 陈孟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