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馨宇海伦食用油货架上的景象其实就是中国大豆油脂加工现状的一个缩影。中国大豆油脂加工已经完全为外资所控制,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豆专家盖钧镒表示外资控制了大豆油脂加工80%左右的市场份额。另一位粮油行业的研究者中华油脂网信息主编郭清保也给出了类似的结论,在《当前外资在华植物油产能分布研究》的报告中,郭清保描绘了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大豆油脂加工业的详细路线图。
郭清保表示,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为满足国内油脂供给,我国逐渐放开大豆进口市场,同时,以嘉吉、邦基、ADM和路易达孚为代表的国际资本业借机大举进入中国植物油压榨市场。经过短短10年左右的时间,目前国内食用植物油总供给量已达2400万吨左右,其中进口油脂油料折合食用油量接近1500万吨,ADM、邦基、嘉吉、丰益国际、来宝等跨国粮商在全国97家大型油脂企业中的64家企业参股、控股,占我国植物油压榨总产能的66%。跨国粮商利用其对原料采购的优势,正在逐步将中国变成全球植物油加工工厂。
根据郭清保的研究,目前外资企业参与我国植物油生产主要通过三种方式,一是进行原料进口贸易,如大豆、棕榈油等,二是直接建立合资或独资企业,三是进行资金参股。实际上,跨国粮商参与我国植物油生产往往是三种方式并用。
在原料进口贸易方面,进入2004年后,国际市场投资基金利用其国际贸易经验和资金以及掌控的南美大豆资源优势,开始对中国大豆贸易进行打压,致使中国大豆压榨企业的经营效益迅速滑落至全行业大幅亏损的深渊。
郭清保进一步解释了外国资本的具体运作方式。首先是在CBO吨市场上进行点价方式将高价豆卖到国内市场,同时其国内参股企业利用我国“当企业处于亏损状态时,可以免交所得税,同时也不用交纳增值税,并且亏损部分还可以冲抵未来的赢利部分”等相关税收规定,实现规避税收费用,从而“把左口袋里的钱亏到右口袋里”,完成资本境外转移目的。相比之下,我国的民族植物油压榨企业却承受了实实在在亏损。另外,对于合资企业来说,外资方还可以通过有意亏损来达到使中方资本缩水而其自身却通过资金优势扩大股份的目的,最终达到其操控中国压榨市场的目的。
另外在国内油脂原料进口上,跨国粮商利用其丰富的国际贸易经验和资金优势,已基本完成对我国大宗食用油压榨原料的采购控制。据了解,目前包括中粮集团在内的多数中国压榨企业,都在以进口大豆作为食用油压榨的原料。而ADM、邦基、嘉吉、路易达孚四家跨国公司垄断了中国80%的进口大豆资源,如ADM收购了华农集团湛江油脂厂30%的股份,却取得了其70%的原料采购权。此外,目前棕榈油是除大豆油外中国第二大消费食用油,也是调和油生产的主要原料。中国几乎全部棕榈油都依赖进口,中国年进口棕榈油450多万吨,其中绝大部分来自东南亚,而合并后丰益国际将是世界最大的棕榈油公司之一,将在中国棕榈油进口中大举获利。
在建厂和投资参股方面,郭清保引用中国粮食行业协会统计的数据资料表示,2006年入统油脂企业中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70个,仅占6.9%,但统计数据也显示,年产量10万吨以上食用植物油企业30个,总产量达1079.9万吨,占入统食用植物油企业总产量的62.4%。中粮集团、嘉里粮油集团、益海粮油集团食用植物油产量均达到100万吨以上,分别为205.4万吨、188万吨、152.3万吨。前10家企业总产量占本行业入统企业总产量的比重达到食用植物油44.7%。其中嘉里粮油集团、益海粮油集团为外资企业,目前已经合并重组为丰益国际,中粮集团的油脂业务也含有ADM的股份。
郭清保说,最近三年,嘉吉公司、邦基公司、托福公司、路易达孚公司和来宝公司五家跨国粮商对我国的十多家大豆压榨厂进行了资产重组。来宝公司先后收购了广西钦州大洋油脂和江苏南通宝港油脂,重组了重庆新涪和山东新龙油脂;邦基公司先后收购或控股了山东日照三维油脂、南京华农油脂和天津正大公司,并与中储粮合资在东莞建设大豆压榨厂;嘉吉公司先后收购了东莞华农油脂和阳江丰源公司;路易达孚公司兼并了霸州华农油脂,并对张家港江海粮油工业公司进行了资产重组,与中储粮合资在日照建设大豆压榨厂;托福公司重组了湛江华农公司,并通过郑州阳光公司入股开封正大和许昌山花公司。
此外,中纺粮油公司与ADM等相关外商成立合资公司,先后租赁或入股菏泽华瑞油脂、东莞盈丰油粕公司和蚌埠花园油脂公司,并计划在日照港建设大型粮油物流基地和大豆压榨厂,而近期中纺粮油仍在与国内两家大型大豆压榨企业集团商谈重组其属下的大豆压榨厂事宜。
郭清保的报告说,经过不到10年的布局与扩张,在排名前十位的大豆压榨企业中,益海嘉里占到28%的国内市场份额,位居第一,嘉吉占10%,来宝占6%,邦基、路易达孚各占3%。外资公司的高速扩张让国内大豆压榨行业如坐针毡。调查数据显示,由于产能过剩、布局集中,2003~2005年之间我国建成的大型大豆初榨油厂,有一半以上的企业因经营困难,导致破产倒闭或被其他企业兼并重组。
郭清保认为,跨国粮商利用其对原料采购的优势,使我国不仅在国际大豆市场上没有话语权,而且在国内大豆市场上也失去话语权,大豆进口时间、数量、价格被国外参股控股企业所掌控,国内油脂压榨业有被外资垄断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