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的渔船白露节气过后,农民也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的一段时间。俗话说“夏忙半个月,秋忙四十天”,指的就是在白露节气后这一个多月是一年中最忙的。
因为绝大多数的农作物都是在秋季成熟,而且农民不光是要忙着抢收,还要及时播种。
在众多的越冬作物中,冬小麦就是最重要的一种,特别是在北方地区,冬小麦可是主要的粮食作物。
而白露节气之后,农民便开始关注小麦的种植时机。那白露节气后,能种植冬小麦了吗?
老祖宗流传下来的谚语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这句谚语形象地描述了不同地形下小麦的适宜播种时间。在一些山区,因为地势环境较为复杂,而不同的地形播种小麦的时间也是不一样的。
其中在高山,也就是海拔比较高的地方,在白露节气的时候就可以开始播种小麦了,而在一些平原地区,则是要推迟到下一个节气,也就是秋分。而如果是在一些河滩的地块,播种就会更晚,到了寒露节气后也不迟。
这是古人根据长期经验总结而来的,因为高山地区气温较低,白露时节气温已经很低了,这个时候就适合种植小麦,以确保其在适宜的温度下生长;平川地区相对温暖,秋分是更为合适的播种时间;而河滩地的土壤湿度较大,温度回升相对较慢,寒露时种植更为适宜。
这是非常经典的一句谚语了,在我国很多地区广为流传。它的意思是说,白露节气播种小麦还有点早,而到了寒露节气就有点迟了,其中在秋分节气播种小麦是最合适的。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过去就都是在秋分节气前后播种小麦,比如小麦的种植大省,山东、河南、河北等省份的一些平原地区,过去多年的经验表明秋分时节是种植小麦的最佳时机。
这个时候的气温和土壤条件有利于小麦的发芽和生长,为冬小麦的丰收奠定基础。
而在京津冀一带,由于地理位置稍北,气温相对较低,播种时间要比山东早一个节气,也是“秋分种麦正当时”。
这句谚语同样强调了,在不同的地形播种的小麦时间有早晚,而在白露节气的时候,也是可以播种小麦的,只是主要限于高山地区。
这话也都是有道理的,只是适用地区不同。简单来说,纬度越高、海拔越高的地方,气温越低,小麦的适宜播种期越早,反之亦然。
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的明显加剧,暖冬现象连续出现,传统的播种时间也受到了影响。为了避免越冬作物提前萌发,农民们不得不将作物播种时间延后。
如今,“寒露种麦正当时”成为了许多地区的新选择。在安徽、江苏等地,甚至出现了“霜降麦”的情况;即霜降节气后才播种,而在浙江一带,立冬种麦都不算晚,由此可见小麦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地形,播种的时间也是不同的,具体要因地制宜。
冬小麦的丰收关键在于“适时播种”,这是因为在影响小麦形成壮苗的众多因素中,温度起着首要作用。
如果播种过早,小麦在入冬前可能会生长过旺,消耗过多养分,不利于其安全越冬;如果播种过晚,小麦在入冬前可能生长不足,根系不发达,抗寒能力差,也会影响产量。
那小麦到底什么时候播种好呢?我们只要知道小麦适宜的播种温度为 16 - 18℃就好了,当气温达到这个标准了,就要立即开始播种了。如果大家实在不太懂,就问村里的老人们,根据往年的时间来播种,一般是差不了多少的。
这里所说的是小麦的播种深度,太深了对其出苗不利,而太浅了根系浅,容易倒伏,同时也对其生长不利。
古人的经验就是二寸半的深度最合适。用今天的尺度来看的线 厘米为宜,墒情偏差麦田播深以4~5 厘米为宜。
由此可见,小麦的适宜播期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地理环境、土壤水肥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老祖宗的谚语虽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在面对气候变化等新情况时,我们也需要结合现代科学知识和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在农业生产中,我们既要尊重传统经验,又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和适应新的变化。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农作物的丰收,保障农民的利益,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这些关于小麦种植的谚语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先辈们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积累的智慧,它们是我国农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你家乡一般什么时候播种小麦?今年的小麦已经开始播种了吗?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