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杀80后又一个新春到来。人们期待万象更新,在新的征程中奋发有为。追梦者的脚步从未停歇,从城市到乡村,从沿海到边疆,千千万万人将汗水洒在大地上。他们见证时代发展,畅享中国机遇,更是中国发展的推动者。
最真实的生活在基层。大众网·海报新闻坚持“三贴近”,力行“走转改”,组织编辑记者深入到全国各地,走进不同行业的“战场”,走进不同家庭的生活,用心聆听,用笔记录,用情讲述新时代的中国故事。
“菜篮子”连着“菜园子”,更关乎着农民的“钱袋子”。2022年1月21日,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走进济南市钢城区辛庄街道赵家庄村一齐帮瓜果蔬菜种植家庭农场、北王家庄村立达种植专业合作社,只见一垛垛生机勃勃各类蘑菇,一盆盆青翠碧绿的盆栽韭菜、草莓长势正好。临近春节,这些绿色蔬菜将源源不断地从田间地头走向老百姓的餐桌。
啪嗒、啪嗒、啪嗒……伴随着一声声蘑菇柄的断裂声,一朵朵娇俏可爱的平菇便躺在了采摘员朱振玲的手心里。放眼望去,一垛垛菌棒整齐排列,一朵朵蘑菇升柄展伞,如花绽放。
2022年1月21日,济南市钢城区辛庄街道一齐帮瓜果蔬菜种植家庭农场的菇农们正忙着把新鲜平菇采下,小心翼翼地放进篮子里。
2021年7月,一齐帮瓜果蔬菜种植家庭农场总经理李宗胜与辛庄街道赵家庄村达成合作,流转300余亩土地,计划建设50座大棚,开启了“食用菌”的种植之路。
“食用菌”种植,技术是关键,李宗胜找到了山东省农村科技大王,在行业里被称为“食用菌”大王的史新阳,由他负责农场的技术指导。“种蘑菇可是一个细心活儿,尤其是出菇期间,要认真查看菌袋水分,科学合理控制温度和湿度,确保蘑菇正常生长。”史新阳说。在他的指导下,一期30座大棚的平菇长势喜人,一座大棚24个小时可以采摘两次,一天可产出1万斤,折合当前市场价3元,一天就可以卖出3万余元。目前,二期20座大棚也正在建设中,并逐渐栽种平菇、鸡腿菇、白玉菇等“食用菌”。
“蘑菇产出不愁销路,又临近春节,临沂的蔬菜商早早地就把篮子送来排队了。”史新阳指着角落里一摞篮子说,采收当天就有物流运输到当地赢昊超市和各地蔬菜商那里,自己就管理好种植即可。
跟随者王新阳的脚步,记者来到种植大棚,七名妇女正紧锣密鼓的接种平菇菌种。“进入接种大棚,得先用酒精消毒杀除杂菌,避免污染。”领班人张玉翠说。
平菇种植并不费力,将菌棒两端塑料口打开,放入撑口塑料环,用勺子放入两勺菌种,报纸平铺在开口处,用橡皮筋将两头扎紧,一袋菌棒就出炉了。
平菇种植全程绿色无污染,秸秆、玉米芯等农作物废料经过腐化后就成了平菇的培养基。“每年秋季,农场都会在附近收购秸秆、玉米芯等,这不仅增加了当地老百姓的农业附加值,还大大减少了农业污染,一举两得。”史新阳告诉记者。
除了增加当地农业附加值,农场也带动了当地老百姓就业。农场常年在岗工作人员50余名,月均工资都在2000多元,负责日常的采摘、栽种等工作。下一步,农场将继续扩大规模,计划2022年建设占地60余亩的深加工车间,拉长产业链条,在增收致富的同时也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带动周边群众共同致富。
与传统蔬菜种植不同,在辛庄街道北王家庄村的立达种植专业合作社,蔬菜种植整出了新花样,果蔬不长在地里,而是摇身一变成“盆栽”。
走进立达种植专业合作社草莓大棚,一盆盆草莓生机盎然,它们饮着清泉,在阳光下舒展着筋骨,颗颗果实泛着红光,引来众多客人前来采购。
北王家庄村党支部书记、立达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奉双一边除草,一边介绍:“既是绿植还是蔬果,且自己动手,吃的也放心。”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升高,盆栽果蔬集观赏性、食用性、体验性于一体,正走俏市场,并逐渐成为家庭园艺新宠儿。
“别小看这一盆草莓,养得好,一盆能结果2—3斤,多买几盆不就实现‘草莓自由’了。”杨奉双告诉记者,盆里这些“土”其实并不是土,而是椰糠、珍珠岩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有机质,里面还添加了各种生物营养成分,含有丰富的生物菌,这样种植出的草莓、韭菜、芹菜是真正绿色无公害。
杨奉双介绍,在有机质的培养下,一般绿色蔬菜的生长周期为26—35天;成熟后,可以根据食用量自行采摘,像盆栽韭菜,一盆可以收获4—5茬。同时,栽种难度也大大降低。杨奉双说:“我们会配送说明书,不过有机质其实含有充足的营养物质,大部分蔬菜只需要浇点水,长势就很好。”
“现在生活条件都好了,大鱼大肉也不稀奇,请几个朋友到家里做客,蔬菜现摘现做,挺有意思。”杨奉双说。
2021年6月,北王家庄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立达种植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积极争取乡村振兴专项资金补贴,并流转40亩土地,建设了16余座温室大棚。目前,8000余盆韭菜、草莓经过半年的养护已经达到销售标准,盆栽草莓更是被附近的花卉市场提前预定了近千盆,再养护2天就可发货销售。
杨奉双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现在草莓15元一斤,韭菜在1.5元一斤,合作社16个大棚全部种植,一年到头忙里忙外不说,收益却不高。而8000余盆草莓、韭菜按照平均40元一盆的价格,将收入32万元,刨去各种成本,2022年就能给村集体经济增收10多万元。
下一步,立达种植专业合作社将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扩大规模,加大投资,以庭院模式打造盆栽,引进甜椒、西红柿等农作物进行盆栽销售,把盆栽果蔬做大做强做活。
小蘑菇化身“招财伞”、蔬菜变“盆栽”身价翻几番,这仅仅只是辛庄街道发展特色农业的缩影。近年来,辛庄街道以村集体经济联合社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绿色发展为重点,把培育发展特色农业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突破口,通过外引内联、政策引导、资金扶持、技术支撑等措施,不断做大做强特色农业,满足群众“菜篮子”需求,稳步提升菜农种植效益。目前,全街道共有431座大棚,种植果蔬约542.17亩,2021年出产平菇、芹菜、青椒、草莓等果蔬27.1万余斤。一座座温室大棚已成为群众的“绿色银行”,越来越多的种植户依靠“菜篮子”鼓起了“钱袋子”。
【山东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8/106597009】
1月17日是2022年春运第一天,记者从济南机场了解到,为做好春运服务保障和疫情防控工作,济南机场高位部署工作落实,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春运工作机制,统筹春运期间疫情防控、服务保障和安全运营各个环节,倾心推出18项乐享“泉”程乘机服务举措,努力为广大[详细]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在济南周边的仲宫、西营、孙村年集上,偶能听到这首耳熟能详的儿童歌谣。孩子们唱着,幸福的笑容洋溢脸上,让人感动,让人陶醉,勾起了多少人的浓浓的乡愁[详细]
1月27日20点15分,从乌鲁木齐到济南的Z358列车缓缓开动,3号车厢的张雷望向窗外,心早已飘向了家乡,殊不知第二天将有一份海报新闻的“新年祝福”降临在他的身上。[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