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婷婷不雅视频2003年6月,浙江省委启动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二十年来,“千万工程”犹如清风拂过山岗,深刻改变了北仑的乡村面貌,一幅幅和美共富的画卷在北仑大地上徐徐展开,造就了一个个生动鲜活的美丽乡村。
从今日起,本刊推出“读懂‘千万工程’密码”系列报道,站在新时代“千万工程”的宏伟蓝图前,聚焦一个个发生山乡巨变的旗帜与标杆,探究她们背后的发展理念,走近城乡深度融合、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之路,为打造更有品质、更具魅力的田园城市、都市乡村提供借鉴。
“要是再早来一个月,这里开满了杜鹃,你们就能看到最美的河头村了。”6月16日上午,记者来到柴桥街道河头村,这里夏意渐浓,房前屋后满是精心布置的盆景绿植,虽然杜鹃花期已过,但植株更加枝繁叶茂,置身其中,满目皆是青绿。
河头村是远近闻名的花木种植村,全村80%以上是花卉从业人员。近年来,随着“千万工程”的推进,河头村全力整治村容村貌、改建公共基础设施,打造“山、水、花、景、村”一体景观。同时通过不断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形成了产业与生态并举、物美与人美兼修的花园式村庄。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省级卫生村、省级森林村庄、浙江省美丽庭院特色村等荣誉称号。
玉玲、鹃之舞、菊姬、小玉之舞……走进村民石国安家中的时候,他正在自家庭院里打理着几盆精品杜鹃。在这个50平方米左右的院子里,摆放了上百盆、十几种大大小小的杜鹃盆景。石国安告诉记者,这里不仅有他养护的国产杜鹃,还有和儿子一起养护的国外精品杜鹃,一到春夏杜鹃花开的季节,满园姹紫嫣红。
在河头村,这样漂亮的院子不是个例。“以前漂亮花木都是要卖出去的,现在除了卖,遇到漂亮的喜欢的,也会留在自家花园里慢慢欣赏。”石国安告诉记者,2008年,村里推进“千万工程”建设,发动村民参与到美丽庭院建设,他和儿子一商量,决定把家里气味难闻的养鸡场改造成小花园。
能拥有这样一个屋后花园,是石国安心中的一个梦,也是河头村很多花农的梦。据统计,近三年来,河头村内已经有30多户村民翻新打造了自家的楼房和花园庭院。不仅如此,随着“千万工程”理念的深入人心,河头村依托特色产业,将美丽庭院向外延伸,越来越多的村民让出自家堆柴的角落建公共花坛,再翻新自家院落,打造起私家花园的同时还不忘美化屋外的空地。
如今河头村公共花坛的花木种植养护实行村民承包制;建公园时,花木大户还无偿捐出自家的罗汉松、金桂、香樟……可以说,河头村这座大花园的阵阵花香,是每一位村民园丁的耕耘和付出。
环境越来越好,生活也越来越好。三年前,河头村创新推出以党员户为引领的“花农会客厅”。花农们将生产销售中遇到的问题反映到“花农会客厅”,社区再针对收集到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针对传统的苗木销售渠道窄、信息交流不通畅的问题,瑞岩社区探索利用二维码信息管理促进苗木销售,并将辖区河头村作为第一批苗木二维码示范点。
“苗木品种:罗汉松;户主:林才永;苗木种类:罗汉松、茶梅;联系方式……”花田有了专属的“电子身份证”。“花农们通过网页端或手机端操作,即可编辑、查询包括苗木产地、规格、坐标、种植负责人、苗木品种数量等信息,从而对每一棵苗木都形成全过程的追踪管理。”瑞岩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苗木经纪人可以利用这个平台,实时了解当前花木行情,一定程度上提高客户采购苗木的体验感和便利度。
三年前,河头村花农在社工曹军义的帮助下,关注花木驿站公众号、加入柴桥花木群……借助数字科技摆脱了传统销售模式,拓宽了销售渠道,实现了产业增收。三年来,越来越多的花农借助“苗木二维码信息化管理”,让花木产业焕发出新的活力。
“远看是花园、近看像公园、细看是村民生活幸福的乐园。”从日新月异的村容村貌、数字赋能的“花农会客厅”到村民们安逸幸福的日常生活,随着“千万工程”的进一步推进,河头村正奔着“千万工程”和美共富新目标,开始下一阶段的开发建设。村庄将依托未来村庄建设契机持续发力,向艺术赋能乡村的景美文美人美新农村大步迈进。(记者叶玉娇包晔通讯员叶晶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