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亦文资料《中国科学院院刊》近期刊印《创新之路中国科学院科技支撑“一带一路”建设五周年》增刊,对5年以来的中科院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工作进行系统梳理。2013年,我国在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同时,也发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将其作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实践平台。如今5年过去,国际形势变幻莫测,“一带一路”建设之路值得回顾和思考。
针对“一带一路”建设,论文作者袁江洋提出了自己的思路,将科学共同体提升为通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桥梁。在他看来,基础建设等经济领域的合作并不能持久稳态地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一带一路”建设应该以文化认同为目标。在对人类文明史进行大尺度的考察中可以看出,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和通道,是不同文明之间的互动互渗。人类思想成就和物质成就的汇聚与整合是文明进步和文化创新的基础和前提。重新审视科学和科学文化诞生的历史,可以发现科学文化正是在人类思想大汇聚大整合的基础上产生的。
科学文化以“追求真理、追求至善”为最高价值,并非一味排斥人类情感和自由意志的排他性文化。作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跨种族、跨肤色、跨宗教、跨文明的普遍文化,科学文化的全球发展将成为沟通各主要文明的重要桥梁。科学人在弘扬理性主义精神、沟通不同文明方面具有一份特殊的责任;科学共同体是通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桥梁。
在当前逆全球化趋势的背景之下,我国能否通过推动科学文化建设、促进科学共同体建设,来实现“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的目标,还需要持续地在实践中进行检验。
2018年5月,在被创新、区块链、人工智能这些词语充斥的杭州云栖小镇“2050大会”上,清华大学科学史系教授张卜天 “不合时宜”地作了个发言,发言稿经整理后全文发表在《科学文化评论》2018年第三期上,文章标题即为吸引眼球的“为什么古人不喜欢创新”。
在全国上下如火如荼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当下,创新的呼声已是时代强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全文中,“创新“一词就频繁出现了59次。如此看来,作者张卜天这番谈话是否真的不合时宜?在通读文章之后,读者当会有不同理解。
该文主要回溯了三个概念“创新”“创造性”和“现代性”的历史。在古希腊,创新作为一个政治学概念,带有贬义和负面的意义,特别是在宗教改革和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创新等同于异端,19 世纪初出现的“社会创新”一词,意在用创新来讽刺社会改革者。法国大革命之后,创新和革命联系在一起,人们开始反思对创新的批评,创新才开始被赋予正面的含义。英国哲学家、功利主义者边沁对创新概念进行了重构,在其核心意义中注入了“进步”和“功用”的概念,自此,创新的讨论开始从个人转向社会,从个人责任转向社会进步。在 19世纪之前,创新和科学毫无关联,从19世纪开始,发明家才开始使用创新来强调自己的发明值得认可。熊彼特之后,经济领域的创新概念深入人心,成为现代技术创新的重要理论来源。
早期的创造性一词,主要特指上帝从无到有的创世活动。古希腊及其他诸文明因为文化方面的原因,早期均缺乏创造性的概念。文艺复兴时期开始,创造开始被认为源于个人的能力,而非神的能力,创造性成为艺术的本质特征。现代性的概念和创造性类似,也是最先出现在艺术领域。
把视线从历史转向当下,张卜天提出,强调创新是我们这个时代所特有的现象,是时代精神的反映,但它的种子在现代性形成之初,大概在 14 世纪的中世纪晚期就已经埋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