涛哥的鄙视5月15日,湖北秭归县梅家河乡的高山村陈家埫6组村民郑之根的林下药材田里,他已经完成了翻土、除草,重楼、淫羊藿、八角莲、虎杖、贝母等药材长势喜人,不久之后,就会有经销商前来收购,将这些药材变成群众腰包里面的“黄金”。
“可别小看了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药材,它们可是帮助我们大伙致富的‘金叶子’。”郑之根兴奋地介绍,林下药材种植是近年来才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通过乡村两级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及群众自发的探索,陈家埫村不少村民都走上了增收致富的路子。
在郑之根的药田里面,以重楼、淫羊藿为代表的药材一丛一丛长势喜人,蓬勃向上,“重楼容易出炭疽病,只适合林下种植,要保持七分阴三分阳,土质不能太松,不然防虫防鼠效果不好。虎杖种植需要一定的坡度,这样采收方便。”
说起自己田间的药材,郑之根滔滔不绝。但是在之前,他辗转种植魔芋、核桃,对药材接触很少。由于一次突发疾病,身体吃不消,郑之根便开始思索寻找管理便捷、收入稳定、长期可靠的产业。
一次偶然的机会,郑之根接触到了药材种植,“陈家埫海拔气候适宜药材生长,种植药材也不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正好适合我”。
说干就干,在2019年,郑之根探索种植了1亩重楼。但是由于缺乏经验,加之重楼属于多年生的药材,所以药材的长势并不好,郑之根在网上查资料,参加村里组织的技术培训,总结出一系列的改进措施,并在种植重楼的基础上,同步推进淫羊藿、八角莲、虎杖以及贝母的种植管理,经过一系列的努力,在2022年,药材销售额达到了6万块钱。
“现在村里和乡里都在积极鼓励我们种植林下药材,我准备趁着这个机会,扩大种植规模,预计2023年药材的市场值得可以达到15万元。”郑之根开心地笑了起来。
除了郑之根,陈家埫还有好几户村民也看准了时机,开始发展林下中药材,目前整个村子发展林下中药材30余亩。
农村庭院及四旁地:农村房前屋后、边角地、空闲地、田坎边、林缘边等大量闲置空间。
根据秭归林下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按照“优势突出、多元发展”思路,推广适宜秭归县林下中药材发展的种植品种。
在秭归县域内从事林下中药材产业发展(在符合可用林地范围内投资种植本方案推广中药材品种)的药企、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集体经济组织、农户。
生态种植模式: 在经济林下种植中药材,按验收合格面积一年生药材一次性补助600元/亩,多年生药材一次性补助1000元/亩。
仿野生栽培模式:仿野生栽培种植品种必须为多年生药材,按验收合格面积一次性补助1600元/亩(种苗补助1000元、林地抚育600元)
四旁庭院模式:每年选择基层执行力强、群众积极性高、四旁空闲地空间较大的5-10个村建立区域性规模性厚朴、银杏、黄柏、杜仲等木本药材基地。以村为单位申报,相对集中连片、不低于500亩/村,经村镇(乡)申报、实地考察、统一供应苗木、分户实施。少数农户自发利用四旁空闲地种植四种木本药材达10亩以上的(按100株/亩折算),按400元/亩补助苗木费。
新建灌木药材:利用宜林荒山荒地、低效林地进行新造、改造(树种置换)、发展枳实(壳)、栀子、木瓜、连翘四种灌木药材,按600元/亩一次性补助种苗费,三年内管理规范,苗木长势好,再按300元/亩一次性补助抚育管理费。
林下中药材示范规模化基地建设:鼓励市场主体示范带动,建立优势突出、特色明显、具有一定规模的林下中药材种植基地。在秭归县境内新发展推广单一品种达到200亩以上,每亩额外补助100元,达到500亩以上,每亩额外补助200元、达到1000亩的,每亩额外补助400元。
中药材种苗繁育:鼓励龙头企业和苗木生产企业建立现代化育苗设施,定向培育秭归县重点发展的中药材苗木和种子,不高于市场价供应其他种植对象,按种子苗木销售总价款的10%给予补助。
品牌创建:鼓励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参与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森林生态标志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原产地保护标识等认定认证。根据所取得的产品认定认证文件,按照国家级、省级、市级分别给予5万元、3万元、2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本支持政策试行期三年,自2023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2025年12月31日截止,以当年申报新发展时审定时间为准,到期后视发展情况适时修订;本支持政策内容不得多部门申报、重复享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