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送江 艾比布拉刚进入9月,比优特超市在沈阳的又一家店(盛京大东城店)正式开业。至此,比优特已经在沈阳开设了15家门店,辽宁的第32家。而与比优特在沈阳版图不断扩张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十余家家乐福的歇业。
近年来,大型传统超市的脑门上似乎常贴着两个字“败退”,尤以家乐福为甚。从1995年进入国内市场,家乐福成为了中国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超级大卖场,也让中国百姓了解到,原来买东西不只是简单的购物行为,而可以作为一种家庭生活方式。
很多沈阳人的购物观念也是因为家乐福而改变的。1999年,沈阳首个家乐福店在交通便利、人流量极大的沈阳北站商圈开业。日前,记者到该店了解发现,周围高楼林立,十分热闹,在寸土寸金的北站商圈,家乐福北站店竟显得有点突兀,门前还长起了荒草。记者询问一位在此开面馆的老板,关于面馆的经营情况,他的回答出人意料的简单,“不干了,不干了”。
金牛店是家乐福在沈阳开的第二家店,是维华商业广场的主力店。该店位于兴华街与沈辽路交会处,与后来的万达广场、茂业、铁百等共同撑起了铁西区的商业街。这块地最早是沈阳金牛拖拉机制造厂(俗称“小拖”),所以该家乐福门店定名铁西金牛店,以纪念小拖。当时周边居民认为,财大气粗的家乐福主动掏钱修好了艳华街,好感度被拉满。而这不仅便利了人们购物,也成为拉升周边商品房价格的重要因素。原来居住在秀水小区的王女士告诉记者,路刚修好也就两个月左右,周边门市价格便从每平方米3000元涨到了6000元。
20年弹指一挥间,虽然这里依旧人流如织,但是牌匾已经换成了“开心农场A会员店”,而在街对面的万达广场,比优特早已成功布局。这或许也是比优特没有参与接手金牛店的原因。更令人唏嘘的是,如今打开天眼查搜索“沈阳家乐福”的相关公司,会发现多家已被法院列为“被执行人”。
家乐福的退出并非沈阳经济环境导致,在线上购物狂欢的冲击下,不只是家乐福,许多传统大卖场持续闭店在寻求转型。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自2017年开始,国内超市门店数量便持续下降,从最高的38554家下降到了24082家,降幅高达37.5%。其中大型连锁商超门店减少速度更快,从2012年的11947家,下降到了2020年的5340家,降幅超过55%。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苏宁易购曾耗资数十亿元买了家乐福中国80%的股份,然而2020年,家乐福的门店就开始快速减少,到了2023年6月底,其门店数只剩下41家。昔日的中国零售市场“霸主”家乐福超市,目前在中国大陆仅剩4家(上海3家、北京1家),这与鼎盛时期的321家形成了鲜明对比。
不过,对于沈阳人说,家乐福退出留下的更多是慨叹,而不是留恋。除了早期关闭的富民桥店和惠工街店,沈阳的12家家乐福超市大部分都更换了牌匾。文章开头提到的比优特一口气接手了6个大卖场,其他接手的也多为本地企业。据比优特官网介绍,比优特商业集团,成立于1996年,起始于黑龙江鹤岗。凭借多年积累的专业商品操盘能力,现已经在东北地区开设超市连锁门店近60家,总经营面积达40多万平方米。2021年将集团总部搬迁至沈阳市,正式开启“第三次创业”,在中国超市连锁百强中排名第36位。
深圳市房谱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分公司副总经理于岳雅分析认为,随着电商的崛起和消费习惯的改变,传统零售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沈阳市场,家乐福没能及时适应市场变化,导致运营成本增加,盈利能力下降,最终因资金链不继而不得不退出。而反观比优特在沈阳做得风生水起,不断扩展版图,首先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精准的市场定位和差异化竞争策略。比优特商品丰富,主打“一站式购齐”,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其次是能够快速适应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作为本土零售企业,比优特在沈阳市场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具备很强的资源整合能力,从而实现快速扩张。”
家乐福的退出和比优特在沈阳的扩展,都说明随着零售行业的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商业地产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更新是必然趋势。大型商超通过对原有商业空间的改造和升级,可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提升商业价值。两家企业在沈阳的一进一出成为了中国传统零售业发展的标志性之一。
于岳雅表示:“从家乐福退出沈阳和比优特在沈不断扩展版图的巨大反差,可以深切地感受到零售行业的竞争激烈和优胜劣汰的必然。对于传统零售企业来说,只有不断适应市场变化、加强供应链管理、保证商品品质兼顾价格优势,以及线上渠道线下门店相结合提升便捷性和购物体验,并注重品牌建设与影响力提升,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突出重围,立于不败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