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的早晨盛夏时节,绵起伏的明月山。树荫如盖,万木峥嵘,郁郁葱葱,绿涛翻滚,一幅美轮美奂的锦绣图景徐徐铺展。
日益扩大的森林版图,为梁平生态经济化和经济生态化提供了丰厚的绿色本底。一场“变疫病之林为森森不息,变针叶纯林为混交杂林,变疫木废材为生态原料,变政府投入为多元投入”的变革实践,将梁平带进了乘绿而上、聚势而强的发展新天地。
满目的青山,见证了梁平林业的发展速度,不管是森林面积还是蓄积量都在迅速增加,森林覆盖率高达47.3%。丰厚的森林“家底”,让明月山成了长江上游最重要的生态屏障。
但梁平人也有自己的痛,森林资源总量不大、质量不优、林相单一,林分结构不合理、免疫力低下的林业发展短板正在日益凸显。以马尾松为主的针叶纯林多、针阔混交林少,一般用材树种多、珍贵树种少的林分结构,致使森林蕴藏的广阔“钱景”无法得到充分释放和有效发挥。而松材线虫病的大面积入侵,让梁平的生态环境和森林安全都受到了极大威胁。
借着重庆建设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的契机,梁平先行先试,将这一痛点变成了发展拐点。善于审时度势的梁平人依托“两基地一园区”即百里竹海林改示范基地、南华山林业融合发展示范基地和“以竹代塑”产业园建设,着力培育“竹林、国家储备林、甜茶、油茶、老鹰茶、柚子”六大特色经济林基地,发展林产品加工、竹木产业园、自然教育、民宿康养特色产业,着力打造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样板地。
一系列旨在放活经营权、打通堵点难点的改革举措随即提出。聚焦经营权证办理、国有林场房屋产权办理、全域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碳汇开发权探索、绿色金融”五个改革重点,区里拟研究出台《林地经营权不动产权证颁证指南》《集体林地林权流转管理办法》《集体林地收益分配指导意见》等配套改革政策措施,为集体林地的办证、流转和收益套上了一整套的政策金钟罩。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林权制度改革的“时”,造就了梁平林业高质量发展的“势”。全区累计流转集体林地35万余亩,集体林地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初见成效,35万余亩集体林地经营权将逐步实现确权颁证,预计将为经营主体减少办证费用1000万元以上。为拓宽集体林地融资渠道,梁平将携手农发行、国开行等金融机构为经营权证抵押量身制定金融政策,预计授信额度高达3.5亿元以上,将成为集体林地市场化的最大催化剂。
国有林场“三攻坚一盘活”的改革试点,为国有林场注入了全新的活力。梁平区规资局与林业局精准研判,将40处国有林场固定资产纳入“三攻坚一盘活”,推动了林区林下产业发展、森林生态宣教、森林质量提升,树立了“两山”转化的新样本。
大手笔的林权制度改革,意在提升森林资源含金量,拓宽生态价值实现路径,走出了一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新路径。
▲梁平区松材线虫病防治与马尾松林改培云龙镇红旗村现场,工人正在作业 石楚园/摄
以手术切割、变废为宝和路径创新为核心的变革新招数,打出了梁平林业发展的新气象,也彰显了森林的粮库、钱库、水库和碳库功能,将满目青山变成了农村居民增收致富的幸福靠山。
控制松材线虫病,是一场众志成城的森林保卫战。梁平林业人施实策、亮实招、求实效,通过密织“人防网”,打造“技防网”,筑牢“物防网”,打出了一套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森林疫情防控组合拳与疫木管理连环招。
因为松材线虫病的大面积入侵,让梁平南华山遭遇了一场从未有过的森林疫情之痛。梁平人将两万亩马尾松纯林划分为“保留带”和“改培带”,采用“抚育间伐+补植”、“带状采伐+更新”、“防火通道+生物隔离”等林相变革“手术”,对森林“疫木”进行整体切除。“保留带”内去弱留强、去病留壮、去松留杂。“改培带”内只保留大径级的健壮马尾松和阔叶树种。“两带手术”强健了森林“体魄”,也提升了森林免疫能力。
森林“手术”后,留下的是高达3.7万吨的疫木废材。梁平人将其中的“规格材”旋切成薄片,加工成了1590万张人造板和生态板;“非规格材”摇身一变,化身成千上万吨纸张的原材料;6000多吨“枝桠材”转化为林下种植培养基,成了林下种养产业的生命养分,走出了一条分类处置、变废为宝的价值转换新路。
森林“手术”之后的调和与滋养,让梁平从单一马尾松的“森林素颜”变成了五彩斑斓的“容光焕发”。与森林手术同步进行的,是大规模的林相改造。在采伐腾出的林地空间里,补植桢楠、香樟等大量珍贵树种和枫香、马褂木等彩色树种,打造城周彩色森林景观带0.36万亩,建成珍贵树种基地1.33万亩,既丰富了林相层次,改善了林分结构,增强了森林的原真性、生态的完整性和生物的多样性,实现了林分结构的改善和生态景观的提升。
2023年12月,全国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攻坚行动推进会在重庆梁平召开。一个全国性的会议落地梁平,是因为梁平提供了一个松材线虫病防控的示范样本,为林分结构改造提供了一个可参考、可借鉴、可复制的实践范例。
▲梁平区松材线虫病防治与马尾松林改培云龙镇红旗村现场,工人正在作业 石楚园/摄
靠山吃山、吃山养山,凸显出了梁平生态产业发展的决策智慧和创新路径。而林下种植、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生态研学、自然教育等产业形态,则是梁平用生态赋能产业发展的范与式。
竹山镇猎神村是一个有着多重标本价值的改革样板间。镇里引进百里竹海公司对全村7400多亩林地进行统一流转,办理林地不动产权证书。农业发展银行以不动产权证书为抵押,为猎神村授信8000多万元,不仅破解了林权碎片化和经营分散化的发展瓶颈,为高产竹林的集约化培育和市场化经营走出了关键一步。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让猎神村实现了脱胎换骨的嬗变。全村发展高产笋竹两用基地7000亩,林下食用菌种植基地130亩,培育笋竹制品、竹木制品加工企业5家,培育农村电商30余家,建成集餐饮、住宿、购物、竹编体验于一体的猎神巷商业街,建成“梦溪湉园”、“墨林竹院”等高档民宿,带动村民发展竹家乐40余家,引进各种商户16家。截至目前,猎神村年接待游客超1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超1亿元,实现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产业经营等增收248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3.6万元,先后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过去,集体林地经营以政府为主导、国企投资实施。现在,梁平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优势,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木材加工、林下种植、林产品加工等林竹产业发展,改变了以往由财政资金投入、政府主管部门实施的森林经营方式,拓宽了资金投入的强度和广度,实现了森林经营主体的多元化、产业链条的完整化。
如今,梁平正聚力打造林下经济、以竹代塑、生态旅游“三个百亿级”林业生态产业。围绕50万亩国家储备林、50万亩竹林、20万亩柚林、10万亩油茶、1万亩特色甜茶、1000亩老鹰茶古树,打造百亿级明月山林下经济品牌。建设“以竹代塑”产业园、渝东北最大的竹木交易综合市场,构建百亿级“以竹代塑”竹木产业集群。做优国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开发秀美田园、特色柚园、精品竹园大生态研学游精品路线,打造国家森林康养基地、中国自然教育品牌,做大百亿级自然教育、民宿康养价值。
为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梁平开全市之先河,探索完成了湿地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全区湿地生态系统产品年总值高达177.4亿元,其中物质产品价值、调节功能价值、文化服务价值分别占比7.84%、8.78%、53.38%,为湿地生态补偿体系建设和湿地生态系统价值研究和“湿地银行”交易,提供了有益参考。
决策思维的转向,推动了森林家族的开枝散叶和生态功能的活力迸发。全区集体林权保护制度、流转制度、管理制度基本见效,绿色金融体系逐步完善。目前梁平区年接待森林旅游康养超480万人次,实现康养旅游收入7.8亿元,成功获评全国乡村旅游发展名区,以实绩和实效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澎湃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