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亚纶写真集近年来,随着“博物馆热”的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博物馆,感受文化魅力,聆听历史回声。可以说,逛博物馆已成为很多人的生活方式。
这个暑期,博物馆再次成为热门打卡地,很多博物馆一票难求。我国目前备案博物馆总数已达6500多家,除了热门博物馆,还有很多有特色的“冷门”博物馆。这些博物馆往往“专精一门”,十分有特色,但因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且知名度没那么高,所以显得有些“高冷”。当热门博物馆一票难求的时候,去那些“冷门”博物馆逛逛,也是一个不错的暑期选择。
“‘卡努’会登陆吗?”“台风线月,台风“杜苏芮”前脚刚走,超强台风“卡努”便从南太平洋迅速向中国沿海转移。台风话题之所以受到关注,是因为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实在太大了——轻则会造成飞机轮船延误、出行推迟,重则会造成城市内涝,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早在100多年前的上海,台风预报便成了气象监测人员的关注重点。在上海气象博物馆,记者看到一张绘制于1879年的台风路径图。这是时任徐家汇观象台第一任台长、瑞士人能恩斯根据很少的数据点判断并画出来的。当时观象台可利用的数据十分有限,但还是预报了那次台风,并发布了台风袭沪的预警。
也是因为一次台风,让天气预报线年之前,徐家汇观象台是私人所有,商务公司和船务公司会根据需要向其购买天气服务。1915年7月27日至28日,上海连续两天遭遇强台风侵袭。这次台风带来的大暴雨和高潮位百年一遇,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极大影响。
上海市民提出:“对于台风,我们为什么不能及时得到预警?”徐家汇观象台随即成立预报观测科,《申报》也从此连续刊载徐家汇观象台发布的每日气象报告。上海气象博物馆展厅的墙上悬挂着一张黑白照片,记录着100多年前一位信使蹬车上路的一瞬间——他正准备将徐家汇观象台提供的中国沿海天气预报送往各大报社刊载。
一江山岛是大陈岛的门户。1955年,在解放一江山岛的过程中,时任上海气象台副台长的束家鑫配合空军前线指挥部气象科科长徐杰,利用历史气象资料,科学分析沿海天气特点,为解放一江山岛提供了有力保障。
他们连续分析了十几年的气象资料,总结出预报天气的方法,准确掌握了1月份会出现少云、小风的天气情报,最终将作战日期定在18日。然而,到了17日傍晚,突然狂风大作,此时离作战仅有10小时。张爱萍将军连打三个电话到气象前线,气象工作人员坚持说,18日好天气的判断是有科学根据的,并愿意立下军令状。18日零点刚过,风果然停了。战斗按照原计划进行,此次作战全歼守敌1086人,打开了通往大陈岛的“铁门”。
上海气象博物馆位于徐家汇观象台旧址,是一个三层楼的罗马式建筑,建于1900年。清水砖墙、红砖窗框、圆拱形窗户、宝瓶状栏杆,以及顶部装有贝克莱风向风速仪的测风塔,都让这里显得古色古香又与众不同。
参观者不仅能在这里学习到各类与气象有关的知识,还能看到100年前记录海上气象服务的船模、目前存世不超过5台的垂直气压计、1850年出厂的瑞士制电报接收机等难得一见的实物及模型,由此可以对近两百年间的科学技术、人文历史、地球气候的变化形成直观认识。
徐家汇观象台于1872年建立,被喻为“远东第一观象台”。这里还被国际天文协会确定为标准时记处,于1926年、1933年两次参加国际经度联测。
其实,徐家汇观象台的“江湖地位”远不止这些。上海气象博物馆馆长赵国新告诉记者,从1872年12月1日起,这里便开始了每3小时一次、每天8次的气象观测,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年代都未曾间断。2012年,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米歇尔·雅罗授予徐家汇观象台“世纪气候站”称号,表彰其140年来为全球气象预报及气候变化研究提供的宝贵气象资料。
如今,上海气象博物馆门前的气象观测站仍然每天收集着上海市中心的气象信息,不过得益于科技进步,从去年开始,气象数据从每3小时一次人工收集变成了每分钟自动上传。
因为空间有限且有各种收集气象信息的敏感仪器,同时也为了让参观者能有更好的体验,现在上海气象博物馆采取限流措施,参观需要提前预约。读者朋友们如果对气象感兴趣,不妨走进上海气象博物馆,去亲自感受一下这个闹中取静的“小而美”。
炎炎夏日,在武汉轻工大学校园此起彼伏的蝉鸣鸟叫声中,记者走进了中国油脂博物馆——一座被橄榄树与油茶树、向日葵和芝麻等各色木本与草本油料作物簇拥着的建筑。这是我国唯一的油脂博物馆,被业内人士誉为“千年油脉一馆承”。
中国是最早种植油料作物、制取和使用油脂的国家之一。“油脂”散见于我国历代典籍中。《礼记·内则》中出现了“脂膏”一词。唐代孔颖达疏:“凝者为脂,释者为膏。”《本草纲目》载:“凡凝者为肪为脂,释者为膏为油。”换言之,液态称之油,固态谓之脂。
中国油脂博物馆负责人王丽英介绍,油脂从古至今一直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活必需品。先秦始萌,油脂闪耀于文明之焰;春秋争鸣,油脂溢彩于辐辏之间;唐代兴盛,油坊应运而生;近世变局,油厂新生维艰;新中国成立,油脂工业蓬勃发展;进入新时代,油脂科技日新月异。
目前,中国油脂博物馆共有藏品8000余件,其中铜器、瓷器、陶器、石器、木器等300余件,粮油票4000余枚,火花2800余盒,文献近1000册,另有油料标本、作物及油品近1000种。博物馆设有古代油脂、近现代的油脂工业、油脂行业名家简介、油脂学会名校名企、油脂科技及粮油安全、企业油品等展区。
中国油脂博物馆里,既有各式或拙朴或精巧的油灯,也有古色古香的明代卧式木榨,还有各种现代榨油机器,而最令记者印象深刻的是馆里展陈的油票。
上海1966年四两油票、陕西1972年三市两油票、宜昌1984年二市两油票、济南1993年七百五十克油票……小小的油票,见证了中国社会的变迁和物资匮乏的艰难岁月。
今年5月,中国粮油学会首席专家、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名誉会长、中国油脂博物馆终身荣誉馆长王瑞元,专程来到武汉,向博物馆捐赠了7000余份珍贵藏品。其中,有一批油票极其珍贵。
王瑞元介绍,捐赠的油票中面值最小的只有五分五厘,是1965年河南镇平县印发的供“四清”工作队队员在农民家吃饭时使用的临时食用油票。当时每人每月仅供应半斤食用油,算下来每人每餐0.055两(五分五厘)。1965年城镇居民每人每年6斤食用油的定量供应,与2022年每人每年53.2斤的敞开供应形成鲜明对比。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同样,一滴油也可以反映我们国家在数十年间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所长黄凤洪说,如今我们的食用油不仅完全够吃,而且要吃得好、吃得健康,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巨大的跨越。
为生动开展油料作物知识科普,2023年,中国油脂博物馆启动油料文化园建设。油料文化园面积约6200余平方米,共种植油茶树、油牡丹等木本油料作物360余棵。7月初,随着油料文化园里一株株向日葵张开了笑脸,这里成了学校师生和外来游客的热门打卡地。王丽英透露,待收获后,博物馆还要引导学生们亲自体验榨油。
武汉轻工大学党委书记王立兵表示,学校作为粮油食品领域特色高校,希望通过此项活动让大学生体验农耕文化、感受种植乐趣、培养亲农情感,在劳动实践中增长才干,涵养爱校荣校情怀。
据统计,自2021年10月开馆以来,中国油脂博物馆对广大师生和社会公众免费开放,每年开放300余天,迄今已接待参观者30000人次。
“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王丽英表示,中国油脂博物馆正致力于打造中国油脂文化的展示基地、油脂技术人才的教育与培养基地、油脂科技的研发与创新成果展示基地、油脂国际交流与合作基地,争取在油脂领域为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贡献。
千百年来,文学一直流淌在南京的血脉里。1500多年前,当时的南朝政权在建康(今南京)鸡笼山下设文学馆,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文学馆。2019年10月31日,南京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世界文学之都”。2022年春天,在文学馆遗址之上,世界文学客厅建成开放。同时,以世界文学客厅为枢纽,一个环绕鸡笼山、面积约6.1公顷的开放式数字文学博物馆也正式开启。
数字文学博物馆的一大特点就是开放。一条环绕鸡笼山的2.1公里文学小道,串联起数字文学博物馆的11个文学地标。它们分别是华林园(和平公园西园)、文学馆旧址、十竹斋旧址、西邸文学集团、半山石景园、文选亭、文思亭、文远亭、山水文城·鸟台、豁蒙楼、诗国南京。
每个文学地标的标识牌上,都印有二维码和该地标的笺谱图。用手机扫一扫二维码就能进入导览小程序,起始页面伴随着音乐会跳出手绘地图,点击地图上任何一个文学地标,都会跳出“去打卡”和“去学习”两个导引。点开“去打卡”,导航会引领你去各文学地标打卡;点开“去学习”,会跳出与该文学地标相关的历史文学知识;用小程序首页底部的“AR识图”扫描笺谱图,会出现AR特效、H5文学答题互动、文学插画、文学广播剧等内容,带你在数字化世界领略南京的千年文脉。
11个文学地标的文学内涵、载体风格、数字化表现形式都不一样,但在设计上都充分尊重自然环境的特点和现代人“慢旅游”的需求,让线上线下的互动体验融知识性、趣味性、休闲性,以及灵动感、时尚感、浪漫感于一体。
每个文学地标的设计都藏有巧思。比如,第一个文学坐标,位于和平公园西园(历史上皇家园林华林园所在地),设计人员重新设计了花窗,并镂空嵌入《世说新语》《文心雕龙》等八部文学名著的内容,回廊内则用自然声效吸引人们走进来,当声效系统感应到有人进入,亭子中央区域就开始播放梁武帝萧衍的《河中之水歌》,声景设计得非常巧妙。虽然每处文学地标都设有声景装置,但只有进入特定的接收点,游客才能听到特别的雨声、鸟鸣声、读书声,这样就会避免对别的游客造成干扰。
不仅声景设计得巧妙,视效也很抢眼。比如,地处鸡笼山北最幽深处的鸟台,有一个“文学屋檐”,以线条勾勒出中国古建屋檐意象,并用声景交互的科技手段营造出“飞鸟入山林”的意境,游客在檐下小憩时,会听到用古音朗诵的《紫钗记》《牡丹亭》,起身离开,诵读声即停。
如今,通过运用智能文本分析、时空GIS系统建构、数据关联分析等方式,这座数字文学博物馆链接起南京1000多个“文学之都地标”,形成文学空间网络,让南京的世界“文学客厅”从一个馆走向一座城,也让文学有了更多人间烟火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