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艳妇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一号文件先后提出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粮食产能如何提升?哪些作物和区域具有更大的潜力?2月22日,记者从中国农科院获悉,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内蒙古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达成合作协议,联合推广由作科所李少昆团队研发的玉米密植滴灌高产技术,计划2023年在全区建立300万亩示范田。而在此前,这一技术在内蒙古创造了千亩和万亩示范田的高产纪录。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全年播种面积在六亿亩以上,中国农科院作科所所长周文彬介绍,当前,从中央到各省,都在加强粮食安全的保障力度,而保障粮食安全稳定生产、提升粮食产能,单产的提升至关重要。
据介绍,中国农科院作科所此前已在内蒙古进行多年的技术示范,作科所研究员李少昆团队研发的玉米密植滴灌高产技术,在内蒙古开鲁县等多个地方,进行示范种植,并创造了北方玉米主产区千亩示范田和万亩示范田的高产纪录。李少昆介绍,在内蒙古千亩示范田中,这一技术创造了实测1227公斤的平均单产纪录,而在万亩示范田中,创造了1087公斤的单产纪录。
内蒙古是我国十三个粮食主产区之一,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胡有林介绍,2022年,内蒙古粮食总产量超过780亿斤,在全国排名第六,内蒙古还是全国五个粮食净调出省之一。
内蒙古也是我国主要的玉米产区之一,胡有林介绍,内蒙古有耕地1.73亿亩,粮食播种面积常年保持在1亿亩以上,玉米播种面积超过6000万亩,平均单产492公斤,位居全国第三。
近年来,李少昆团队在内蒙古进行玉米高产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2022年示范推广超过100万亩,辐射带动200多万亩。
试验田中上千公斤的产量,为何难以普及到普通农田中?“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怎么提?从哪儿提?必须考虑现实的路径和技术。这几年来,试验田和普通农田的产量差距,引发了许多关注和讨论,也恰恰说明,我国粮食单产的提升空间还非常大,可挖的潜力也非常大,这也是把技术推广做好,对实现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的目标非常重要。”中国农科院作科所党委书记刘录祥说。
“在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中,玉米是挑大梁的作物,”李少昆说,“为何普通农田和试验田差距很大,其中有许多原因,比如种植密度不够、群体产量低,普通农田种植密度一般在每亩4000株左右,收获穗数一般在3700-3800穗,而我们增密的目标是6000株,在西部地区甚至要达到7000株。生产管理的粗放也是普通农田产量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施肥,多是‘一炮轰’,往往会造成前期旺长,后期倒伏、早衰等,肥料利用率也较低,不到30%。再如灌水,大水漫灌对水的利用率也不高。此外还有植保,许多种植户在中后期基本不进行防虫防病的工作了。”
此次在内蒙古大面积推广的“玉米密植滴灌高产技术”,经历了二十年的研发,李少昆介绍,“技术由密植、滴灌等多个方面共同组成,是一整套精准调控的综合解决方案。首先是密植,种植密度是产量最重要的基础,密度上不去,产量就很难提升。但简单地增加密度,可能会造成倒伏、空秆、抗逆差等多种问题,反而不能增产,所以必须解决密植之后产生的一系列生产管理问题。”
在解决密植问题中,技术团队采用的滴灌等多种技术,“滴灌可以实现水肥一体分次施用,精准地为作物提供水分和肥料,我们的肥料利用率在60%以上,这意味着,同样的肥料可以满足生产更高的产量,而水的用量,每亩大约在180立方米到220立方米,比普通的漫灌要少150立方米左右,几乎能减少一半的用水。”
而精准追肥和浇水,也能够有效避免早期旺长、后期空秆倒伏等问题,可以在玉米需要水肥的任何时候,都精准及时地追肥浇水。
李少昆介绍,“目前技术已经成熟,在内蒙古也已经形成了适合不同区域的具体技术方案,具备了大面积推广的基础。”胡有林则表示,在达成战略合作之后,2023年即将在全区各盟市建立300万亩以上的示范田,以此带动更多种植户使用新技术,提升玉米单产,提高粮食产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