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活悠享郑万钧,1904年6月24日出生于江苏省徐州市一个商人家庭,13岁考入江苏省第一农校林科,1924年毕业后留校工作。当时在国立东南大学任教的钱崇澍教授常去江苏省第一农校讲课,发现郑万钧非常热爱树木学,于是调他到东南大学、破格提升为树木学助理。
国立东南大学聘请不少著名学者如秉志、陈焕镛等授课,郑万钧总是挤出时间去听课,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1929年,郑万钧应聘为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植物学研究员,在植物分类学奠基人胡先骕领导下,从事中国森林植物调查研究工作,大部分时间是在野外调查,获得了丰富踏实的野外考察经验。
十年的野外调查,不仅给郑万钧艰苦的磨炼,而且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每次调查归来,都顾不上休息,整天忙于整理资料、鉴定标本,写出论文。这种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得到胡先骕的赞扬和鼓励。
1939年初,中国科学社决定派他前往法国图卢兹大学森林研究所学习。在法国期间,郑万钧珍惜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刻苦学习;1939年底,即通过论文答辩,被授予科学博士学位。
1939年12月,郑万钧回国;至1961年12月,他先后在云南大学、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南京林学院任教整整22年。
1943年,原中央林业实验所(中国林科院前身)的技正王战,在科考途中,得知四川万县磨刀溪(今湖北省利川市谋道集镇)有一株“怪树”,便前往调查采集标本。1945年,中央大学森林系技术员吴中伦到中央林业实验所鉴定标本,王战取出“怪树”的标本与吴中伦讨论;两人难以定夺,于是、请当时中央大学的郑万均鉴定,郑万钧当即断定为新属。
为慎重起见,1946年、郑万钧3次派中央大学森林系技术员薛纪如前往磨刀溪采集完整标本;由于当时中央大学文献资料有限,郑万钧连同标本一道寄给胡先骕,托其帮忙查阅文献。
1947年,胡先骕从文献中查得,该植物与日本古植物学家三木茂在日本第三纪地层中发现的化石种十分一致,遂与郑万钧联名定为“活化石”水杉属和水杉新种,学名为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Hu et Cheng。
水杉发现的科学价值,在于它是一种“活化石”,其祖先在距今0.65—1亿年前,广布于北半球北纬35°—80°地区,当时至少有10种。近200万年来,北半球发生多次冰川,古水杉几乎灭绝,仅剩此一种幸存于我国川鄂边境一带。所以很长一段时期内,许多学者只见过水杉化石,不知道还有活的水杉遗存下来。因此,论文1948年发表后,轰动植物学界,被誉为20世纪植物学上最重大的发现;直到现今,这一发现仍为植物学界所传颂。
新中国成立后,林业部将水杉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树种。1973年,在水杉原生古树分布较为集中的原利川县设立利川水杉母树管理站,专门从事境内5746棵古水杉的保护和无性系繁殖研究。如今,我国北起辽宁、北京,南至两广、云贵高原,东起东海、台湾,西至四川盆地,均栽培成功,并成功引种至亚洲、非洲、欧洲、美洲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水杉还成了和平、友谊的象征。1972年,周恩来总理出访朝鲜,送给金日成水杉种子2公斤,水杉在朝鲜平壤生根……
1962年,郑万钧被调到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担任副院长,后任院长。“文革”期间,郑万钧被停止了院长工作,开始编写《中国植物志》第七卷(裸子植物)。1973年底《中国植物志》第七卷定稿后,郑万钧开始组织力量编写《中国主要树种造林技术》,并于1978年出版。该书编入中国主要树种210种,每一树种都包括形态特征、分布、生物学特性、各项造林技术、病虫害防治、木材性质和用途等内容,是中国最重要的一部造林专著。
随后,郑万钧又组织编写《中国树木志》,提出在中国号称8000种的乔灌木中、编入志书应不少于5000种。此时的郑老已年过古稀,由于担心时间不够用,总是夜以继日的工作;由于过度操劳,他的身体越来越差,先是受高血压和痛风的折磨,随后出现一些老年性并发症如贫血、糖尿病、脊髓炎等,最后只得住院治疗。
1983年7月25日,郑万钧未能等到他主编的《中国树木志》问世,便十分遗憾地与世长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阅读下一篇/相关推荐热点推荐考古人员探寻72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牧羊人如何驾驭复杂的早期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