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嘉译是谢芳的儿子在人们的印象中,蔬菜一般都是种在土里的,寿光市文家街道冀家村的王国梁和王凯夫妇大学毕业后回家种起了蔬菜大棚。与普通的蔬菜种植方式不一样,他们学习新技术,将蔬菜种在了花盆里,种出的蔬菜不仅具有观赏性,口味也很好,短短几年便迅速打开市场,走上了致富路。
3月26日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寿光市文家街道冀家村。进入王国梁和王凯夫妇的蔬菜大棚种植区,地上摆满各种盆栽蔬菜,西红柿、辣椒、芹菜……市面上常见的蔬菜基本都有,每盆蔬菜上都“硕果累累”。
王国梁和王凯正在忙着给盆栽芹菜定型,这些盆栽芹菜大约二十厘米高,每盆种有三四棵。“盆栽蔬菜不受时间限制,只要发出苗来了,随时可以上市。春节期间很多市民会买盆栽蔬菜当做礼品走亲访友。”王国梁对记者说,这个大棚现在有四千多盆蔬菜,今年春节期间,一盆蔬菜卖到99元一盆,西红柿、辣椒、茄子等蔬菜比较受欢迎,“盆栽蔬菜既可以食用又可以观赏,我还配好一些营养液,市民在家可以和孩子一起体验种植的乐趣。”
王国梁介绍,他们分别建有日光温室和智能温室两类蔬菜大棚,根据天气变化转换不同的大棚种植。例如每年的4月份至来年的10月份,他们会选择在智能温室大棚内种植,投资20万元建成的一百多米自动化雨帘和降温系统可以起到很好的降温作用。11月份至来年的4月份之前,他们便将蔬菜挪到日光温室内。“该棚内的温度一般保持在30℃,光照充足,蔬菜能很好地生长。”王国梁说。
王国梁和王凯今年都32岁,大学毕业后就跟着王国梁的父亲学习种植技术,起初只是种植普通的蔬菜大棚。2014年,王国梁的父亲在参加寿光菜博会的过程中,看到展会上工作人员将蔬菜种植到花盆里,而且长势很好,这引起他的兴趣。回到家后,父亲跟王国梁和王凯夫妇谈起此事,夫妻二人觉得盆栽蔬菜很有前景,决定开辟一条新路。
在父亲的支持下,王国梁和王凯投资300万元建了8000平方米的两个蔬菜大棚。“农业是致富产业,尤其是大棚蔬菜,就看怎么去经营。”王凯表示,一开始由于没有种植经验,他们种出来的蔬菜因为结果少、造型差,没卖出去多少。从第二年开始,他们到当地蔬菜高科技示范园参观学习,不断积累经验,逐步改进蔬菜的造型培育,同时又引进市场上的一些新品种。很快,夫妻二人就打开了市场,盆栽蔬菜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尝到甜头的他们开始逐步扩大种植规模。
王凯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普通大棚种植的蔬菜每斤一般不会超过10元钱。盆栽蔬菜是按盆售卖,不管是什么品种都是相同的价位。两个大棚内一年种植八千余盆,除去人工、水电等各种费用,一年的纯收入在50万元左右。王凯笑着说:“普通大棚一般情况下每个棚只种一种蔬菜,而他们大棚内的盆栽蔬菜种类多达十几种,具有多样性。”
王国梁向记者介绍,盆栽蔬菜从育苗到长成型,需要三个多月的时间。“我们的盆栽蔬菜全部采用无土栽培固体基质,无需传统种植中的耕种、除草、土壤消毒、追肥等繁琐环节,清洁而高效。”王国梁说,无土栽培的固体基质通气性好,也便于控制温度和湿度,这种新技术还具有节肥、节水、高产、优质等特点,易于管理,而且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
王国梁和王凯还整合社会资源,与当地学校、部分省内外企业进行合作,开展了系列产品研发、育苗、课外研学、亲子活动、旅游等项目,积极探索“农业+文化+生态旅游”的新模式,不断挖掘盆栽蔬菜的致富潜力。这种集休闲、农业、旅游、文化等一体的新型发展模式,也提升了农民的发展空间。
下一步,王国梁和王凯夫妇希望能将这种盆栽蔬菜种植模式推广开来,在提升种植技术的同时能得到本地相关单位的资金扶持,带动更多本地种植户加入进来,一起扩大产业链,走上致富道路的同时,打造出一条探索乡村振兴的特色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