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广美男人装汕头市泓柳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打造休闲观光农业,既拓展了农业功能,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初秋时节,在汕头市潮南区蔬菜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随处可见农户们忙碌的身影。他们有的把芥菜苗培入土中,有的挥动着铲子把化肥埋入地里,有的驾驶着农机把番薯连枝带叶地刨出土……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潮南区蔬菜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位于潮南区井都镇,涉及平湖新村、上南村、连丰村和神山社区,总面积43.5平方公里,人口约8.1万,耕地面积20475亩,蔬菜种植面积达1万亩,主要种植萝卜,并根据农时和市场需求种植大葱、芥菜、包菜、椰花菜、马铃薯等。
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做好“三农”工作的一项具体抓手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举措,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和探索农民持续增收新机制的重要平台。潮南区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区,近年来以推进乡村产业兴旺为主线,以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构建农民分享二三产业利益机制为中心任务,加快引领产业园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与此同时,坚持为农、利农、惠农导向,确立农民在产业园创建中的主体地位,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以灵活多样的联农带农的模式带动农民就业增收、增产增收和增效增收。截至目前,该产业园已带动5500户农户增收。
宽阔整洁的水泥路,一望无际的菜田,清雅古朴的传统民居,坐在绿树成荫的村道旁谈笑风生的村民……走进井都镇平湖新村,一幅美丽乡村新画卷展现在眼前。
然而,谁能想到,10余年前井都镇的乡村可不是这般面貌。潮南区蔬菜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下称“产业园”)牵头实施主体汕头市洪茂种养有限公司负责人郑兴洪对此仍记忆犹新。郑兴洪说,彼时各村都普遍存在困难,村集体经济薄弱、收入较低,部分村甚至没有集体经济收入,农村人口流失现象也非常普遍。
郑兴洪是平湖新村人,2009年之前,在外地经营着收购农产品的业务,对当年的花生、大葱等农产品市场自然非常熟悉。“我在2008年就开始萌生出返乡耕种的想法了。记得当年的大葱收购价为1700元每亩,年轻气盛的我当即就想自己种大葱让别人来收购。说干就干,2009年我就回来了。”他爽朗地说,当年回到家乡后,看到家乡很多田地长期丢荒,他一口气投资了150多万元,承包了300亩田地开始了自己的返乡耕种之梦。
万事开头难。摆在郑兴洪面前的“难”不是垦荒之难,而是销路难。郑兴洪介绍,他把田地里的杂草全部清除,并对原有田地的土壤进行改良,对土地进行平整后就种上了大葱,没料到,2009年春节期间,种出来的大葱当年却卖得不怎样,算下来那年亏了大概200万元。
“不管怎样,这算是我在这一行业的首次尝试。第二年即2010年,我又承包、开垦了500亩地,开始栽种胡萝卜、包菜、番薯等经济作物。”郑兴洪说,井都近海,其土壤属于冲积沙土质,多数常见的叶菜类蔬菜不适应这种土质,根茎类蔬菜比较合适。因种植规模扩大,他数不清有多少次跑去福建招技术工,也从耕种中不断吸取经验,积极寻求进步,渐渐在田间地头站稳了脚跟。
如今,郑兴洪的公司以种植胡萝卜为主,包含其他作物在内的面积扩大至2200亩。2020年,他还添置了胡萝卜初加工场地及清洗机、水肥一体化、自动喷灌等设施设备,效益也逐步显现。每到收获季节,一车车由田地里拉来的胡萝卜被陆续倒入清洗机,经清洗后,一个个鲜红的胡萝卜就被打包运往附近的冻库进行冷藏,静静等待各地收购商前来装载上车。
汕头市洪茂种养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为潮南区蔬菜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奠定了基础。近年来,汕头把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动全市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扩大现代农业版图,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据潮南区委农办常务副主任周明汉介绍,潮南区蔬菜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计划总投资为2053万元,其中使用市级财政资金1000万元、社会资本投入1053万元,由汕头市洪茂种养有限公司、汕头市潮南区洪茂种养专业合作社、汕头市泓柳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汕头市廷顺种植有限公司、汕头市城九种养有限公司5家企业负责实施创建。
发展至今,产业园现有农业龙头企业8家,拥有“泓柳雅缘”“城九菜脯”“廷顺咸菜”等一批远近闻名的农业品牌,建成两家农产品批发市场,年交易量约35万吨。“我们将把园区打造成为服务粤港澳、辐射粤东地区的引领带动农业转型升级和现代化建设的市级先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周明汉说。
值得一提的是,自创建以来,产业园注重发挥联农带农作用,辐射带动能力持续增强,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得益于产业园坚持为农、利农、惠农导向,确立农民在产业园创建中的主体地位,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充分享受到农业产业园发展成果。”周明汉介绍,产业园各实施主体探索建立了订单农业、入股分红、返租倒包、社会化服务、入园就业等模式的联农带农模式。还将通过建成1500亩的标准化蔬菜种植基地,打造5亿元产值的蔬菜全产业链条,可直接带动逾1万户农户从事蔬菜种植,户均年增收3.2万元以上;同时可吸纳周边村民作为蔬菜加工的产业工人以及成为蔬菜种植、采摘和加工工人,带动他们增收致富。
农业产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显而易见的是,经过前期的探索和实践,该产业园的发展不再局限于农业种植生产,正朝着三产融合的发展格局前行。周明汉说,产业园将依托农业设施、土地流转、产业融合、科技研发与信息支撑、农业品牌五大类工程共16个项目,通过集聚一批粤台产业化龙头企业,集成推广粤台农业前沿新科技,培育区域品牌,打造一批蔬菜加工生产基地,以二三产业促进产业园主导产业实现规模化、现代化、集约化发展,引领一二三产业融合,形成农业生产、加工、物流、种苗和加工工艺研发、示范、服务等产业纵向一体和横向互补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
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生动例子,可以从产业园另一个实施主体汕头市泓柳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中找到。
走进泓柳农业公司,映入眼帘的是满满的农家气息——新奇的果蔬、好玩的娱乐设施、美丽的孔雀园……近年来,节假日带上家人到泓柳农业公司游玩成了附近群众的选择。“这里距离海边沙滩仅1公里左右,到潮阳城区也只有10来分钟车程,休闲农业与旅游的完美融合,吸引着八方游客。”对于产业园建设给公司带来的好处,公司负责人姚海柳了如指掌。
泓柳农业公司,从承包一片田地入手,在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带动下,从种植向销售、流通、旅游休闲等领域不断延伸。据姚海柳介绍,该公司成立于2012年,一开始主要种植番薯、土豆和芥菜,产品销往汕头鸥汀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后来引进台湾凤梨、释迦果、百香果等台湾水果,2018年初主动求变,开始探索休闲观光领域。
“我是在2018年中旬回到园区帮忙的,之前一直在深圳工作。”姚海柳的儿子姚佳霖说。“95后”的姚佳霖,早年受家庭影响,对农业颇感兴趣。2018年,由于公司增加了休闲观光农业业务需要人手,他便回到家乡帮忙打理这块业务。据姚佳霖介绍,为适应旅游观光的要求,公司先后投资建设了白兔园、孔雀园、荷花池、采摘体验园等,公司还养殖3000多只走地鸡,并配套了餐厅让游客体验农家乐等,当地许多年轻人陆续通过应聘加入公司,体验农业与休闲观光相结合综合田园体初步形成。
“公司在2018年春节前正式开业迎客,当天就游客如织,多数是以前买过农产品的老客户,也有不少专程从潮阳驱车过来游玩的新客户。”姚佳霖高兴地说,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单纯凭借“靠天吃饭”的传统经营模式是做不起来的,对此,在原有的发展基础上开发休闲农业观光项目,既拓展了农业功能,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此外,公司还积极通过“触电”打开农产品销路。农产品网上销售模式大大方便了消费者购买,也切实帮助农民实现增收致富。
|